• 12

如何降低台灣機車數量,鼓勵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人身安全有保障

個人認為,其實最有效的就是規定機車(小綿羊)要限速,也就是出廠時就已經設定(50或以下)。而 550CC以上路權等同汽車,但要有全身基本防護裝備才能上路。機車的方便一部份建築在超速趕時間部分,但以兩輪小綿羊安全法規部分,我想現在市面上的速克達大部分應該都不及格。看政府敢不敢得罪機車廠商制訂一套安全法規制度,安全檢驗測試,如加速度,煞車距離,最高速限等等去著手,兩輪的耶~還肉包塑膠殼,相關法規制度不是應該更嚴格嗎?台灣這部分制度建立要靠自己,因為沒有其他先進國家可以做參考(國外也多是重型機車),台灣算是已開發國家機車數最多國家了吧?其實每年台灣人在機車上付出的社會成本真的很高,許多家庭的破碎,醫療等等。這裡有誰或誰周遭的人騎機車沒摔車過的呢?乖寶寶誰沒趕時間超速過呢?這些早都是政府失職的部分,小弟會找時間投書的,希望大家如果認同一起對政府發聲吧!還有,如何提升高捷運量喔?要從小培養起啦~就像我許多北部朋友都不會騎機車,習慣大眾運輸了嘛~尤其女生~家長會擔心嘛~高捷文宣應該也從廣大高雄家長去著手做訴求,要是我是不會讓小孩騎摩托車的!小弟自從出社會,也幾乎不騎機車,因為要付出人身安全風險的代價,油錢省的再多根本不用去算~
還有摩托車以後應該都是電動的了吧

補充:
小弟並非對機車族有不敬,而是認為在台灣,政府並沒有良好的制度去規範機車,而相對的,機車族朋友們也得不到人身安全的保障,而付出許多不必要的社會或醫療成本。

個人認為政府對機車使用規範,安全宣導,法規制度實在太鬆,許多騎士載著瓜皮安全帽,扣環不扣,就上路了,請問這漾的安全防護夠嗎?更不用說小弟所提趕時間超速部分,兩輪車輛的行駛,其穩定性非四輪,政府有制訂更嚴格的安全法規來規範機車業者,保障機車族朋友的人身安全嗎?

就以小弟去東南亞旅遊看到的,許多國家規範騎士上路必須穿著長袖長褲服裝,非瓜皮安全帽,台灣呢?甚至看到許多路權等同汽車的重型機車騎士,瓜皮帽加短袖短褲,身上毫無任何安全配備就上路了,出問題又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值得深思。

還是要再強調,小弟並非反對機車在台灣的用路權,而是要求制度,保障你我。
2008-10-03 1:01 發佈
這篇文章之前是不是有再閒聊八掛區出現過阿....?

至於論點我就不說了...
底下會有人幫我說的XD
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真的有"便捷"又"便宜"的大眾捷運誰想騎車通勤...

就是沒有唄...

到動力區來發

不會比生活版來的好

醒醒吧........

別老是叫沒飯吃的人去吃肉....
我喜歡研究車~
這位前輩的觀點很.......奇特
看您之前的文章有一大部分是探討車市與房市,不知您對機車通勤的瞭解如何?

Ted2006 wrote:
個人認為啦,其實最有效的就是規定機車(小綿羊)要限速啦,也就是出廠時就已經設定(50或以下)

個人認為啦,其實最有效的就是規定汽車(四輪的)要承載管制啦,也就是行駛時就已經限定(2人或以上)
先不論惡質汽車駕駛頻頻搶道推擠、硬佔機車紅燈等後區的情況,
現況汽車承載率實際上沒有比機車高多少(之前討論的文章似乎是1.5:1.2),
假設所有承載百分比都是騎機車,單以體積而言相信道路一定通暢許多

Ted2006 wrote:
機車的方便一部份建築在超速趕時間部分

只有機車動力能超速? 我想您說的那種人就算開車也是一樣亂來吧。
小弟斗膽認為,機車的方便一部分還是在機動性、停車方便、油耗低、保養便宜等經濟效益

Ted2006 wrote:
安全法規制度,安全檢驗測試,如加速度,煞車距離,最高速限等等去著手

上述不管哪一項,相信依速限與規範行駛,在"良好的路面品質"下理當是綽綽有餘的。
任題是出在"人",但人不只駕駛機車,也駕駛汽車。

Ted2006 wrote:
其實每年台灣人在機車上付出的社會成本真的很高,許多家庭的破碎,醫療等等。這裡有誰或誰周遭的人騎機車沒摔車過的呢?乖寶寶誰沒趕時間超速過呢?這些早都是政府失職的部分

這部分相信是有點言過其實了,小弟我年歲不足30,騎車經驗或許不足為道,
但家母騎車近30年,守法有禮幾乎不曾出過事故,
她唯一的一次、也是傷極重的意外,起因於一位小姐開車未注意來車、從巷道衝出而遭側撞,
相信真的要比,比不完的.....
若真要問.....這裡有誰或誰周遭的人開車沒擦撞過的呢?乖寶寶誰沒趕時間超速過呢?
難道這些早都該怪政府失職的部分嗎?

Ted2006 wrote:
就像我許多北部朋友都不會騎機車,習慣大眾運輸了嘛~尤其女生~家長會擔心嘛~
.....(恕刪)
小弟自從出社會,也幾乎不騎機車,因為要付出人身安全風險的代價,油錢省的再多根本不用去算~

就像我許多北部本地朋友都不習慣開車,習慣機車跟大眾運輸了嘛~尤其年輕人~家裡沒資本嘛~
小弟自從考照後,也還是不常開車,因為要付出人力物力資金空間時間的代價,油錢省的再多根本不用去算~


還有汽車以後都核融合了吧(誤)
lingi567 wrote:
到動力區來發不會比生...(恕刪)


的確是有點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
如果駕駛教育有真正落實,事故會這麼多?
自制血液的熱量、瞭解道路潛在危險所在,互相尊重所屬路權尤其是絕對路權

有多少車禍的真正肇因是在路權的侵犯?
跟這比起來單純車輛失控所造成的事故比率還要小的很多,而這點也可以從駕駛熟練度去改善

我開車也騎車,能快就快該慢就慢該停就停,眼睛看該看的地方並儘可能看遠,駕駛的速度也不算慢,市區5-60郊區、山區破百也是家常便飯,但也N年沒出過事故了而且預測並避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危機,連小擦撞都沒有,就因為能夠清楚知道要做這件事之前我有多少把握

速度不是肇因,觀念不足加上侵犯路權才是真正的肇因,速度只是推一把而已
就像有人會游泳,有人一悶水就會嗆到甚至溺水,游泳健將如果在颱風天跑到亂流區游泳照樣溺斃
樓主的觀念,真的是積極的嗎?
你是不是住台北啊?!想的太容易了吧...
我住桃園,光從我家到公司就13公里了,就算坐公車還要轉2站~拜託!!要幾點就起床啊...
麻煩你在我家多開一條線到公司~或者你來桃園蓋捷運好了~你覺得如何勒?
實際上交通部已經盡力在抑制機車數量了. 就道路而言,例如市民高架,洲美快速道,雪山隧道...等,其實距離都不長,很適合機車行駛,他就是不做機車道,讓人一定要開車或搭巴士,交通政策已經盡力給機車族不方便了,停車空間也不足. 這樣的情況下,用路人還是喜歡騎機車,那表示大眾運輸還有加強的空間!!
我從新店到內湖上班
常常有加班需要...有時下班都半夜了.....哪來的捷運和公車
開車的話又只能一個人開,太不符合經濟效益
乾脆騎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