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 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動跟車/主動定速巡航) 一般只屬於 SAE Level 1 的駕駛輔助系統。原因如下:
Level 1(駕駛輔助)
--
系統可以協助「轉向」或「加減速」其中一個,但不能同時處理兩者。
ACC 只能控制車速與車距(加速、減速),方向盤還是要駕駛自己掌握。
另一個常見的 Level 1 功能是 LKA(車道保持輔助),它只幫忙修正轉向,不負責油門或煞車。
Level 2(部分自動駕駛)
--
必須同時能控制「轉向」與「加減速」。
常見系統如 ACC + LKA 或車道置中(LCC, Lane Centering Control) 整合在一起,才達到 Level 2。
例如 Tesla Autopilot、Toyota TSS 2.5 的 LTA + ACC、Honda Sensing 的 LKAS + ACC,都屬於 Level 2。
👉 簡單來說:
單獨 ACC = Level 1
ACC + 車道置中/車道保持 = Level 2
==
🚗 常見輔助駕駛系統等級對照
<thead data-start="76" data-end="110"></thead>車廠 / 系統名稱 | 功能組合 | SAE 等級 | 說明 |
---|---|---|---|
基本 ACC(自動跟車) | 只控速 / 車距 | L1 | 幫你加減速,但方向要自己掌握 |
LKA / LKAS(車道保持輔助) | 只幫忙修正方向 | L1 | 車子會微調方向避免壓線,速度仍要自己控 |
ACC + LKA/LTA/LCC(大多數主流系統) | 控速 + 控方向 | L2 | 例:Toyota TSS 2.5 (ACC + LTA)、Honda Sensing (ACC + LKAS)、Mazda i-Activsense 等 |
Tesla Autopilot | ACC + 車道置中 + 高速自動變道(部分需選配 FSD/EAP) | L2 | 需要駕駛隨時監控 |
Mercedes Drive Pilot(德國限定) | 高速公路特定路段可完全自動駕駛(時速 ≤60km/h) | L3 | 全球首批量產 L3,但僅限特定區域與情境 |
Honda Sensing Elite(日本) | 高速擁堵時可「脫手脫腳」 | L3 | 限制在低速跟車情境 |
Waymo、Cruise(無人計程車) | 完全自動駕駛 |
📌 重點整理
- Level 1:單一功能(只轉向或只控速),例如 ACC、LKA。
- Level 2:同時控制轉向 + 車速(ACC + 車道置中),但駕駛仍需握方向盤並隨時監控。
- Level 3:特定條件下可完全放手放腳,但駕駛要能隨時接手。
- Level 4-5:全自動駕駛,駕駛可不在車內(L5 無方向盤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