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新聞:極光測繪儀?
什麼鬼東西啊?
啊不就要到北極去看極光?
說白了
就是Lidar光達 + 定位裝置,
前者主動發射雷射光,負責畫出地形地物的輪廓。
後者把補上精準經緯度,就是一般的多系統導航,互相校正,GPS,Glonass,北斗,伽利略。
這樣就大大增加精準度,高效執行遠端遙控,精密轟炸,斬首任務。
BYD進口以後,每台都標配啦
~~(分隔線,讓我想起了『高精地圖』,這個被自動駕駛所遺棄的技術~~)
自駕車的高精地圖 vs. 軍事測繪:命運大不同的「數位孿生」
想像一下,Google Maps 像個卡通地圖,幫你找到巷口那家火鍋店,頂多告訴你「中山北路上某個地址」。
然後你發現自己在對向路口,Google大神又害你迷路,走遠路,卡在半路,動彈不得。
但自駕車可沒那麼隨興,它得精準到cm等級,知道自己在「第三車道,離紅綠燈還差 23.7 公尺」,不然一不小心,車道偏離,你直接從內側車道,滾到有分隔島的機車道,像話嗎?
高精地圖在自駕車上的使用,最初的出發點是讓車輛安全自動駕駛。
傳統導航地圖只能告訴車子「大概在哪條路上」,但自駕車需要更細緻的資訊,例如自己在「哪一條車道」、「距離紅綠燈還有幾公尺」。
因此,自駕車公司會用 LiDAR 或攝影機去掃描道路,建立公分級的 3D 地圖。這裡的資料包含車道線、交通號誌、斑馬線、路緣石甚至建築立面,幾乎是一個立體的城市模型。
這就是高精地圖的登場時刻。
自駕車靠它活命,軍事測繪卻拿它取命。
台灣來了一堆內鬼,拿著儀器開著車,測繪出高精地圖,當作「戰爭前菜」。
同樣的技術,兩種截然不同的靈魂。
一個救人,一個S人。
自駕車的高精地圖:安全駕駛的保險
自駕車不能只靠 GPS,因為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GPS 誤差動輒 1–3 公尺,足夠把你從內線快車道,丟到分隔島另一邊機車道。
於是,高精地圖成了「第二層定位保險」:
高架橋坡度、隧道限高,都逃不過它的法眼。
這才有了實用價值,軍事價值。
(但是在智慧駕駛競爭中,它還是死了。)
先講車子:
GNSS + IMU 融合: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加上慣性測量單元(IMU),把地圖精準錨定到地球座標。
誤差?理論上控制在 10 公分內。實際運用上,應該一公尺內級距。
影像標註:
補上顏色和語義資訊,告訴車子「這條白線是車道線,那塊紅色是禁止停車,前面 200 公尺有匝道口」。
這地圖比城市建設局的 CAD 圖還細,細到連路邊電線桿的傾斜角度都知道。
有了這份「數位城市地圖」,自駕車才能穩穩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提前預判路況,而不是看到匝道才緊急煞車,嚇得乘客以為在拍《玩命關頭》。後座老闆,直接用力吧你的頭!
進到軍事((深呼吸))
軍事測繪:戰場的數位座標藍圖
同樣的技術,換到軍事用途,把「自駕車」替換成「飛彈」、「無人機」或「特種部隊」。
高精地圖搖身一變,成了戰爭的「數位孿生」:
飛彈導航:
東風飛彈要打得準,得知道目標大樓的高度,周邊地形,不然可能誤炸旁邊的停車場,成了國際大笑話。
無人機群作戰:
無人機要飛進巷弄,得知道巷子寬度、路燈位置,甚至電線桿的高度,否則一頭撞上,無人機變成「無人墜機」。
又是國際大笑話!
城市戰推演:
特種部隊滲透,進入戰區巷戰。兵推模擬,都需要 3D 地形數據,精準到哪個角落是狙擊死角,哪條巷子適合埋伏。
所以,當有人拿著「極光測繪儀」在街上掃來掃去,別天真以為他在幫 BYD 做自駕車地圖。
更大的機會,他是在為解放軍的飛彈更新導航資料,準備「精準打擊」。
又在幻想了,戰爭要靠上帝視角,不用地面視角
靠幻想不會贏得戰爭,伊朗和胡塞也沒有以色列的高精地圖,照樣在12天把以色列打趴要美國出面調停
商用衛星都已經到0.5米了,一顆一公噸的彈頭不差那10公尺,地形圖和座標用衛星測繪就好了,雙白線或紅線在哪其實不重要,完全不影響戰爭
導彈是從大氣層以至少每秒2公里以上的速度打下來的,不需要地形地貌識別
巡弋飛彈的地形影像是從空中往地面看,你站在101隨意鳥地方看到的大巨蛋跟你在馬路上看到的大巨蛋長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從google map的衛星照看到的你最熟悉的家跟每天出門回家看到的家也是不一樣的,可能還找不到自己家到底是哪一棟
碉堡剋星要從窗戶打進去要靠戰機雷射導引才有辦法精密導引
無人機的用法是先派偵察無人機在高空尋找敵人方位,再派自殺無人機低空去攻擊,因為無人機實際飛行時的聲音很大聲很容易被發現,偵查無人機飛行太低很容易被打下來,以俄烏戰爭的影片美國和俄國特種部隊都是3~6槍就能打下低飛的無人機
自殺無人機要靠無線電遙控,不會加裝高成本的自動導航系統,因為要人工辨識比如戰車引擎的位置,火砲要炸靠近砲栓或放在旁邊的砲彈才能有效的攻擊
且在巷弄內建物會阻擋電波,電波也會因建物反射產生二次波(干擾波),在巷弄間使用無人機還要先找大樓加裝中繼
還有個問題是無人機攜帶的炸藥有限,無法摧毀建物內的敵軍,所以在密集的建物群中發現敵人都是直接遠程砲擊,高價值目標比如北約教官團就直接用戰術飛彈打
還有那東西應該是Lidar,就是我們講的脈衝雷射掃描技術,對岸叫激光,忽然出現一個極光混淆視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