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降稅車價不降,車商賺更大有可能嗎?

台灣的稅制就是國產與進口稅都課很重,造就了台灣的高車價與高房價齊名,
而且連帶讓二手車價也降不太下來,甚至300萬以上的車還要再多奢侈稅
那怕電動車也要繳一堆稅(比如說一台340i台灣可以賣得比馬來西亞貴上百來萬,
一台2019年的小改C300在馬來西亞中古價已經跌破百萬台幣,在台灣依然要價120萬以上)

現在政府因應川普關稅戰要降稅,問題就算降稅了,會不會車商依然打死不降車價?
後果是車商賺更大,消費者一樣要承擔高車價?
2025-07-20 22:54 發佈
並不會,稅降了成本少了,獲取一樣到毛利目標售價自然也會降。而且降價還能吃到預算較低的客群增加銷售量。佔走市場份額驅趕其他品牌,後續保養的車輛基數也變多,沒什麼理由不降價啊?
dslme

我覺得樓上是非美製車商業務來帶風向

2025-07-21 10:38
bannerjerry

政商勾結下不會這麼老實的等比降價給民眾

2025-07-21 17:30
美國已對大多數國家宣布關稅多少,台灣卻遲遲不公布,這對欲購車者很不利,了解台灣政府的人都知道,政府只想多挖錢,你要它吐出來幾乎不可能。政府很可能以其他利益交換美國車進口0關稅,因為政府與國內汽車業者都不願讓進口車零關稅,可能現在仍在與美國喬,美國如果答應會讓降關稅落空,想買便宜車者會絕望。
關鍵在外匯車和自辦身上,它們主要是代理商仰止價格的主因,儘管他們提供完善的保修服務還有柴油 ( 北米不愛柴油乘用轎車 ) ,但是不少都會做功課也不缺代理商的完整服務而去買外匯。

現在就是外匯與自辦要提防這些代理商會獅子大開口要求政府管制外匯和自辦。先前在另串我講過了,這次在這腦補再說一次。北米對於外匯車管制相當嚴格,當地外匯車商基本上只有中古車外匯商,美帝外匯車限制是25年車齡以上,楓葉國外匯車限制是15年車齡以上。會這樣,原因是以前賓士帶頭邀求美方進行管制,而他們的利用安全規定和環保規定來做藉口,而導致北米這裡想買近新車的外匯車都不行。

因此,如果政府可以利用外匯車管制來談條件,那進口車可能會就會變成鮮奶這樣,最後被代理給壟斷,而壟斷後他們就可以繼續為所欲為賣盤子價,那一切就白歡喜一場了。

聽到中賓代言人那番話,我猜應該會請賓士母廠套用相同手法來游說了。不過,這只是個人猜測,我也不見得對,我也不是中賓的高層,我只是純粹把北米那邊的歷史講出來,因為國外網站有這相關報導。況且,賓士CEO曾說過,對岸市場比彎彎重要的話,搞不好它們也懶得管或是不敢管。
Drowai

這讓人想起DHC台灣跟日本售價相同的笑話(不,是事實!),純粹就是代理商的操作。但牛奶的問題則是貴在上架費,台灣上架費太貴~~~

2025-07-21 9:47
dslme

德國賓士沒有實力去遊說啦 , 主要德國政府對我方並不友善 , 賓士也拿不出牛肉給民進黨啦

2025-07-21 10:42
有可能, 但是貿易商會賺到翻掉, 於是代理商眼紅只好降價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稅制就...(恕刪)


今年賣車的進入衰退期
衰退幅度跟去年同期少20%上下
特別現在進入競賽月活動
牌價一回事 都有可以談的空間
中古車市場也是相當的低迷
親戚賣車數十年
沒碰過這麼慘的市況
沒意外年底打算收起來
之後關稅降
對於新車比較有影響
中古車行也會因為新車降價
調整售價
但是之前的收購價偏高
虧本做生意根本不能做
所以親戚看開 不做了
沒降價, 銷售量不會增,還可能會減少, 只肥到台灣車商, 對美製車毫無意義.

你不降,有利可圖就有人會降。 不降的就會沒人買。

Peugeot現在推輕油電,油耗達貨物稅減半標準,車價下降銷量大增。

有的不會降關稅的車已在降價了.
不管最終降不降
應該不太影響

1. 台灣人對於買車是身分象徵
2. 貸款搞定一切
不是可不可能,是絕對賺更大,
台灣車價歷史太多案例了,
十幾年前外幣匯率大起大落時,
日圓大變動時說美金計價,美金大變動時說日圓計價,
再問就乾脆完全不回答了。
叔叔不行了

絕對有可能 這裡是台灣

2025-07-21 9:41
dslme

賺更大是一定的啊 , 反正消費者不知道車商報關價 , 0關稅後車商成本降40萬 , 但是牌價只給你降30萬 , 就一堆人來買啦

2025-07-21 10:46
車商自訂的獲利率,可沒有因此少拿了

官員沒那個膽子敢得罪車商,敢擔影響稅收的罵名




arlo1011 wrote:
台灣的稅制就是國產與...(恕刪)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