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身為一位父親有一個女兒唸幼稚園,看到新聞真的是很痛心。一直在想,難道這是無法避免的傷害嗎?到底政府或是人民能做些什麼?
如果法律一律限定 XX 歲不能開車,又好像剝奪了人權,畢竟每個人的 70 歲狀況都不一樣(昆凌阿公就很強,有的早就躺病床)
那些大眾交通繁榮的都市,對老人還方便,偏鄉地區怎麼辦?叫這些老人走路嗎?更不可能!所以叫他們不要開車等同斷他們雙腳的概念。
如果這些老人開的車子,只要車主過 65 or 70 歲,禁止上高速公路,並且必須要去監理站或是配合車廠去把車子設定最高速限。車子再怎麼踩油門,就是 40 KM,是否就可以大大的預防這樣子的傷害?
一定會有人說:「哎呀!這驗車完就改回去了。。。」所以政府必須強硬地做連帶責任,如果這台車是某配合車廠檢驗或是改速限的,車子若是因為超速出事的話,就必須附上連帶責任。應該不會有人拿自己車廠來開玩笑。
禁止上高速公路只是為了要搭配 40KM 速限,其實老年人應該都在自己住的城市跑跳,很少會跨縣市開長途,要開就走縣道/省道也行。
這樣一來老年人還是可以開車上路,如果發生問題,至少傷亡可以降到最低(不管是自己或是其他用路人)。當然搭配每半年要去做一些老年駕駛的測試會更好。
可能還會有人說:「車子就登記別人的名字就好了。。。」政府一樣要祭出配套,如果查到用車人跟登記人不同且用車人超過 xx 歲有逃避速限設定的疑慮,登記人必須要有連帶法則,一起賠錢或是一起關。登記人如果知道自己要被關或是一起賠,還敢這樣做,受罰也是剛好而已。
最後想說,交通局你們裡面有這麼多人,高官們想想策略呀。。。不要只是解決個案
2025-05-21 09:35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新北市三峽區19日發生余姓老翁開車高速衝撞人群,造成3死12傷慘劇,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未來高齡駕駛換照年齡將從七十五歲下修至七十歲,並新增實際訓練課程,預估明年上路。財經專家李柏鋒昨(2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此次致命的車禍追根究柢非關年齡,日本、歐盟都已強制新車必須安裝AEB(自動緊急煞車),台灣的交通部到底還要睡多久?
李柏鋒說,這起致命車禍發生後,輿論皆指向質疑究竟70歲以上的老年人能不能開車,但若論年齡與駕駛資格,如果直接一刀切,會衍生出更多問題。他認為此次車禍不是駕駛年齡的問題,因為如果限制70歲以上的人不能再駕駛,再過十幾年,台灣很大比例的人,都會被這個限制卡住,因為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是老人了,說不定還包含你我。
他表示,限制駕駛年齡不是真正的解法,以居家環境為例,有老人居住的房子內就會有電梯,浴室也會有扶手等通用設計;反觀車子,不也是這樣嗎?李柏鋒認為,其實很多人在50歲以後,視力就已退化到不敢開車,所以應該朝向用科技解決老年駕駛的問題。
李柏鋒建議,老年駕駛的功能可先從輔助駕駛技術開始,最後當然就會朝向全自動駕駛的方向走。觀察國外,李柏鋒指出,日本早在2021年、歐盟也在2022年,已強制新車全部都要安裝AEB(自動緊急煞車),中國也即將邁入強制安裝階段,台灣的交通部到底還要睡多久?
他認為,今天駕駛不管年齡幾歲,都可以被這些安全科技所保護。例如開車開到一半心肌梗塞、疲勞駕駛、酒駕等,有時是故意、有時則是非自願,這些大多數的原因其實都跟年齡無關。若有車道居中、定速巡航、自動緊急煞車等輔助駕駛技術,車子就能在發生事故時自動停下來,這些技術不僅保護駕駛,更保護了其他用路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