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率規範只針對中國製造
為了保護本土汽車產業
那為何東南亞零件就沒問題?
難道使用東南亞零件
就不會傷害到台灣汽車零件產業?
這幾天美國的高關稅凸顯的問題基本上台灣早就見怪不怪
原本那些機車零件台灣一堆工廠可以製作,而且單價還不低
偏偏為了尋求低成本代工就把單發給中國或東南亞國家
造就台灣本地製造工廠單少(頂多接到歐美日小單-砍價砍到想吐血的/量還少到幾個月只下訂1~2千多個久久才叫貨一次)價格起不來,變相的讓員工也無法加薪 = 低薪循環
結果台灣政府都漠視裝死,反正台灣工廠還能營運,勞工領低薪無所謂是吧!
台灣政府本就要硬起來對東南亞那些搶走台灣訂單生意的國家課徵高關稅才對,反正他們只挺一中
而去那邊設廠的台商也不用可憐,說到底你也是貪圖便宜人工出賣台灣(對岸多的是台商開的低價工廠)的一份子
RSS11 wrote:
這幾天美國的高關稅凸顯的問題基本上台灣早就見怪不怪
原本那些機車零件台灣一堆工廠可以製作,而且單價還不低
偏偏為了尋求低成本代工就把單發給中國或東南亞國家
這種問題已經是好幾十年前就這樣了
沒辦法,你台灣人力設備成本比人高
這樣講好了,如果一個排檔桿台灣做一個3000元,東南亞國家或許可壓到2000元
表面差1K(1000),如果做1K個就差1M(1000000)元
有些牌子的車一個月就賣3000台以上...
50多年前開始很多日本的東西來台灣做,一樣道理
台灣當時人工成本便宜,日本的人工成本太高
那年代很多人要MIJ(Made in Japan)不要買MIT(Made in Taiwan)
覺得MIT品質爛...就一定要日制
只是現在角色對調,大家要MIT不要泰制,印度制,越南制...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