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燈:紅綠燈一紅一綠,等著眼前這個紅燈時,前方下個路口是綠燈,等這個紅燈好不容易變綠燈,下個路口又變紅燈
我猜原因應該是管理者自以為聰明的將大小路口以大路口長週期、小路口短週期、大小路口以兩倍週期連鎖,聽起來好像很合理,大路口車多所以綠燈長一點、小路口車少所以綠燈短一點,兩個路口以兩次週期對齊,似乎設計得很完美
但實際上,大路口時相為:(紅100秒)(綠100秒),小路口是:(紅50秒)(綠50秒)(紅50秒)(綠50秒),有沒有發現中間重疊的段落正是梅花燈紅綠相間?尤其當你從大路口往小路口方向前進,如果剛好在大路口吃長紅燈,在紅燈後半段時前方小路口卻會變綠燈,等到等完大路口的長紅燈時,前方小路口馬上又變紅燈給你,讓人很抓狂,大路口原本的長綠燈根本被小路口阻斷無法有效利用,小路口的紅燈雖較短,但已破壞了大路口的長綠燈續進性,車陣吃紅燈再起步需要時間傳遞,整體根本消化不了幾台車,怎麼可能不塞車,還讓人很不爽
所以這個看似完美的「大小路口兩倍週期對齊」根本正是造成號誌紅綠相間的交通殺手,但管理者卻以為大小路口車流不同所以分別以長短週期很合理因而不知改進,事實上要紓解交通應該要不論大小路口都一律以相同長週期同綠連鎖才對,這樣才能讓大路口的長週期綠燈能有效利用而不被小路口阻斷
樂觀樂觀 wrote:
但實際上,大路口時相依序為:紅紅綠綠,小路口是:紅綠紅綠,有沒有發現中間重疊的段落正是梅花燈紅綠相間?尤其當你從大路口往小路口方向前進,如果剛好在大路口吃長紅燈,在紅燈後半段時前方小路口卻會變綠燈,等到等完大路口的長紅燈時,前方小路口馬上又塞紅燈給你,
我的認知有點不一樣,
首先先確定,我的解讀,樓主講的是在同一條路上直行,遇到大路口跟小路口的狀況。
而我認為紅綠燈的長短會取決於馬路的大小,幹道與支道。
幹道綠燈的時間會多於支道。
而幹道上的綠燈基本上會延續,延續的意思不是同時都綠燈。
而是當我們依照速限開的時候,有機會當你開到路口時,紅燈會變綠燈讓你可以繼續開。
而如果開太快或是開太慢,那就會紅燈擋住了。
當然上述這是理想狀態,真要調成這麼完美的很少。
越主要的幹道、越主要的道路才越可能接近這狀態。(比方台北的忠孝東路,敦化南路)
而上述這狀態下,會遇到連續紅燈的例子就是,
當我在一個大路口等了一個長紅燈之後,右轉道支道去,
這時高機率馬上又要在支道上等一個紅燈。
這也是很討厭的情況,但也沒辦法吧!
而支道上,就比較容易發生樓主遇到的狀況,因為支道為了迎合幹道,
所以支道上每個路口的綠燈秒數不同,加上當支道遇到小巷子,如此就發生了兩倍週期的狀況。
(比方說台北的建國南北路,超難走的,每個路口都停,千萬別走平面只能走高架。)
這是以前聽過的說法,沒有研究過其真實性。
但經驗上我敢說,在主要幹道上真的走得比較順,綠燈是連續的,除非車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