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20多年前 平面車刊 開始就有很多的傳說 最大之一 誰掌握了廣告投放誰就是老大
終其最後 存有資本的才能活到現在 揭露實務真相 反而不重要了
所以,之前中國有些自媒體都會自稱,車子(或手機、筆電...)是自購的,所以會比較公開公正。
但說實在的,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就算是自購,若太過張狂得罪大企業,也是可能面臨被封鎖(逼著低頭),除非本身就有蠻硬的背景,別人真的動不了(但通常真有背景的,會低調行事,左右逢迎,不太會主動去得罪任何人)。
所以,若我真的需要比較公正一點的評論,我會看外國或中國的,大多都會把優、缺點說出來(缺點會明確說出,而非一語帶過,但通常缺點不太會是致命的,畢竟在這行吃飯,還是要有收入)。
以手機舉例,像PWM、亮度等,最近台灣媒體也開始在評論裡加入測試了,但中國自媒體早在幾年前就測試了,現在更深入評測所謂的PWM護眼頻率出現時機、色彩準確性、螢幕延遲...等,例如這個(中國)或是這個(notebookcheck)。
大家也別太責怪這些媒體,畢竟都是要賺錢的,若因此得罪廠商,沒賺錢那我是做佛心事業(心酸)的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