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韓國電動車「自燃恐慌」燒台灣 新莊社區祭禁停令




00:14 八月底決定全面停放電動車?

口誤?
2024-09-14 12:06 發佈
肉圓沒加辣 wrote:
00:14 八月底決...(恕刪)
新莊社區禁停 買別的社區不就好了 大驚小怪的 雙北市的人什麼沒有就是有錢人最多
EnglishVeryFAQ

新北市的確是有錢人愈來愈多。

2024-09-15 0:39
肉圓沒加辣 wrote:
韓國電動車「自燃恐慌」燒台灣 新莊社區祭禁停令




所以?

電動汽車還是沒有便宜。
這也沒輒啦,政策也管不了
似乎就是一個三不管灰色空間
可能要效法重型機車的方式
集結電動車去總統府繞個幾圈
癱瘓一下交通就會有人出來說話了
呵呵
meowmeowcgb

社區內是私人產權,區權人會議才是決定的大會,跟公權力無關

2024-09-15 0:02
freedomhome

meowmeowcgb請重讀法令,未免貽笑大方

2024-09-15 4:05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62681?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362681



車用電池恐懼症1/首爾電動車自燃燒毀逾百輛車 台灣出現「地下室禁停令」 
記者:劉芯衣、林榮芳 2024-09-13 06:00


韓國近期頻頻發生電動車起火事件,其中最引起關注的,是8月1日首爾仁川市一輛停在社區地下室的賓士電動車EQE 350+,在「沒有充電」的情況下自燃爆炸,不僅引發嚴重火災,造成大樓140多輛汽車損毀、23人受傷,也點燃了南韓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憂心。

為了降低事件的延燒,南韓政府火速推出相關政策,首爾計劃9月底前實施「共同住宅管理規約準則」,建議電量超過90%的電動車不得進入地下停車場,降低電池過熱的風險,並加裝緊急噴水系統等消防設施;同時,9月起公家機關充電樁也推行「限制充電量80%」,未來將視情況再推廣至民營充電樁。除此之外,韓國政府也與Hyundai、Kia、Volkswagen、BMW、賓士等車商討論,要求公開電動車電池品牌,以提高消費者的信心。

此一火燒車事件,也引起台灣民眾關注,有網友分享,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地下停車場入口貼出「禁止電動車停放」的公告,大林慈濟醫院解釋,「為了消防安全考量,已在戶外停車場裝設5個充電樁」。另外,據CTWANT記者調查發現,新北市新莊區四維路上一棟住商大樓管委會也公布,「因電動汽車危險性高,管委會決議禁止地下車庫停放電動車。」


目前,台灣「禁停電動車」案例不多,今年五月新竹晴空匯社區因地下停車場充電樁引發火警後,是否「禁設充電樁」成了大多數社區及大樓住戶與管委會的議論焦點,除電費問題,更擔心失火發生。


台灣物管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表示,依內政部在2018年5月發布新規定,新建案的停車場設置須預留一定數量的電動車位及充電相關設備裝置空間,而新規定發布之前的大樓或舊社區,電動車車主若想在大樓內安裝充電樁,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需經過管委會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同意,至於禁止電動車停進停車場,目前尚未傳出相關案例,但有很多社區不同意住戶設置充電設備。

鑫建築執行長許峻豪告訴CTWANT記者,「依照台電的規定,如果在地下室安裝充電樁,必須先向台電申請、確認配置沒問題後才能施作。」他接著說,「台北市開始規範電動車停地下室的相關配套措施,會要求安裝充電樁的車位旁邊要準備乾粉滅火器,不過不強制準備滅火毯。」另一位不具名建商也向CTWANT表示,「依政府規定,社區地下室都會設置泡沫式消防系統,如果不幸發生意外的話,比較可以快速滅火。」


不過泡沫消防系統無法撲滅電車或帶電設備,對電車失火的消防安全仍須有完整配套才能安心。
eatingben 98

晴空匯火災和充電樁無關哦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8058397

2024-09-14 19:58
電動車迷 都很有錢的
不需要抗議為何管委會不讓人停電動車
可以自己興建一棟大樓
地下室200個停車位都是充電樁
並且.管委會宣布:禁止油車停放本棟大樓
發個新聞~氣死那些油車支持者
肉圓沒加辣 wrote:
00:14 八月底決...(恕刪)


這種佛性消防的停車場,如果有油車燒起來,也是燒整片的

拿電動車來轉移焦點,不如先去看看灑水系統有沒有作用

不管你是什麼車起火,三分鐘內沒有灑水,四周車輛的防刮條、輪胎、燈具等塑膠材料,都是上好的延燒材料,燒起來都沒完沒了















能源轉型是必然趨勢,提前做好準備,不進則退



到時候就先朝這些鼓勵排碳的社區大樓,徵收懲罰性稅收
john65537

燒一台電動車造成的碳排放有多少? 何況是整棟地下室的車? 先計算一下吧!

2024-09-16 8:16
Freshness

台灣油車車齡很高,每天路上都有油車燒起來,去消防隊問問就知道。老舊油車燒掉一台,後面還有很多老油車等著自燃。別再幻想在台灣油車有多安全了。

2024-10-09 23:16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362683/



車用電池恐懼症3/電動車「2原因」比燃油車燒更久 保險業者加保有條件
記者:劉芯衣 2024-09-13 06:00


隨著國內車廠紛紛推出多樣選擇、充電業者也持續建設充電樁,電動車市占也逐年提高,2023全年總市場銷售突破2萬大關,寫下24,778輛、年增53.7%的亮眼成績。不過對於電動車,不少人仍存在「充電焦慮」、「容易起火」的疑慮,因此政府、保險業者也對此紛紛祭出對應政策。

新北市在8月23日首創電動汽車充電智能平台,新北市長侯友宜強調,「建立安全、便利的電動車停車充電環境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侯友宜指出,新北市府團隊在去年啟用的新莊運動公園地下停車場配置「熱顯像儀」、「低壓細水霧消防設備」及「防火毯」等電動車防災設備,並首度攜手華城電能合作打造全國首個公有停車場充電管理平台,24小時全年無休的ALL IN ONE一鍵通報系統,當緊急情況發生時,系統就會立即啟動斷電保護機制,並由停管員即刻通知消防及相關單位到場處理。


此外,審計部表示,室內停車空間除設水霧、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等滅火設備外,新增得選設自動撒水設備,能降低火災擴大延燒風險。交通部也指出,「停車場含營業用充電設施應具有監控設備、24小時緊急應變人員聯絡方式的標示牌。」

而針對第三方充電業者的安全措施,三地能源(1438)旗下特爾電力內部人員告訴CTWANT記者,「我們有經檢測的硬體設備、施工材料、遠端監控和放置專用滅火毯4大安全措施。」她指出,特爾電力使用台達充電樁,經過嚴格安全測試,使用年限達16年。


不僅如此,也選擇包含具優異的抗壓能力和防火性能的EMT導線管,避免因外部物理損傷導致的電纜故障,還有轉角處使用金屬軟管,保護電纜不受過度彎曲或機械應力的影響,以及具優異耐熱性能,內部絕緣層可承受高達90度的溫度,降低火災風險。特爾電力強調,「系統還可以遠端即時監控,隨時掌握現場狀況。」也會在站點放上專用滅火毯,符合市面電動車種尺寸,設有專用告警收容箱。


充電站業者U-Power內部人員向CTWANT記者分享,「在快充的領域裡,最重要的安全把關是系統,車端跟樁端雙方在充電的過程中,全程嚴密監控槍線與電池的溫度及電流狀況,在槍口有精密的感知器進行監測,只要車或樁有偵測到任何訊號異常、或是溫度問題,偵測到的這一方就會要求停止充電,才能真正阻絕或降低風險的發生。」同時,針對站點的消防措施,都有配置滅火器,並依照場站大小、高壓電力設施等,每站配有1至4支不等。

另一充電站業者EVOASIS也和CTWANT記者提到,「站點配置滅火器,樁體有手動緊急斷電開關、過載自動斷電保護;同時,槍線過熱會自動斷電,且高公局站點也配置防火毯。」

根據國外統計,電動車起火機率其實遠低於燃油車,不過電動車內鋰電池一旦起火燃燒,會釋放出大量有害金屬物質和氫氣,並且在高溫狀態下引發更大規模的熱循環反應,且復燃機率比燃油車高,因此很難撲滅。日前在英國有一起電動車起火案件,花了3小時和近50,000公升的水才將火熄滅。

專業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電池安裝位置也是造成滅火困難的原因之一。」以特斯拉為例,鋰電池組被安裝在車子底部,意外發生時消防員只能從外部不斷注水降溫,導致滅火時間比一般燃油車還久、也更難預料。

一旦起火,由於火勢不容易撲滅,電動車通常會整台燒光。對此,金管會在4月8日核定「電動車專屬保單參考條款」,僅承保純電動車(不含油電混合車),主險比照一般車險,也就是甲乙丙式等車體險、竊盜險、意外險、第三人責任險。

至於額外加保險種則有3項,包含「車體險電池自燃附加條款」,指單純電池自燃或爆炸導致車損;「車體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指車主在充電時,充電樁爆炸造成車損;「汽車第三人責任險充電期間附加條款」,指充電時,充電樁爆炸造成旁人、旁車損失的賠償責任。其中,車體險電池自燃的車損,若因撞擊意外,導致電池漏液自燃,則屬主險的車體險範圍。



在電動車保險部分,保險從業人員也告訴CTWANT記者,「通常只要電動車起火就會燒光,所以並不是每間保險業者都提供加保。」她表示,目前新安東京、兆豐不提供,而國泰、富邦、泰安及南山都有提供,只是國泰在充電起火需附加條款;富邦要自選充電期間附加條款或自燃;中信則強調充電期間電池起火不賠。

不過保險從業人員也強調,「以上能不能承保都要看車主的出險係數、等級為主。」
一堆中老年人,從骨子裡的排韓
但韓國做什麼就學什麼
沒有地下停車場的社區或是沒有電動車充電樁的社區, 應該都是寶貝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