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只要電池能在台灣產,是不是其他中國電車都可以直接在台灣國產了直

不是要35%,電池佔比很高,超過35%吧
其他零件全部進口,電池生產就(少數幾家對吧),能做的話,是不是解套?
2024-08-02 18:30 發佈
這應該是政府刻意的針對
商人的腦袋很會鑽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自會有辦法
不用消費者幫忙窮緊張
呵呵
至尊星 wrote:
不是要35%,電池佔...(恕刪)


台灣電池有比較便宜嗎
電池成本佔整車多少,電池台產會漲價多少
再加上組裝、人工,以及聯合壟斷的車商要噱一筆
最後再中華民國萬萬稅
CP值所剩無幾就算了被會被一堆井蛙嘴
台灣的工業水準也不怎麼牢靠
算了吧
你這講法好像
只要台積電在美國多設幾個廠
川普就不會說我們台灣人搶走美國工作啦

中國的寧德時代或是BYD
是從源頭開採鋰礦開始
到最終產品端都一條龍掌握
才會有今天這樣強勢的中國電車存在

我們如果能用差不多的成本搞出差不多性能的電池來
那我們自己造電車就好了
還要引進中國電車來國產化?
台灣電池那麼強 怎麼沒有走出國際?
我看股市節目一堆在吹捧台灣電池廠商
說技術屌打寧德時代
真的快笑死..為了炒股 甚麼鬼話都說的出來
KCLin0423

連桌上核融合都快成功了!!!

2024-08-04 15:48
至尊星 wrote:
不是要35%,電池佔...(恕刪)


要達到35%,不難...

良心一點的,就把不影響安全的事來台灣做

做前做後有實質轉形,從原料/半成品變成品,從一個不能直接使用的東西變成可以販售直接使用的,附加價值便會大幅提升,且認定為台灣製

例如鋼材焊接、鋼材噴漆、塑料組裝、車燈組裝,還有一些跟安全無關的零件


黑心的話,就是明知會降低安全,還是在本地開出更低規格的零件來替代

為什麼有些同款車在歐美撞測結果的不錯,在其他某些國家就跟鐵棺材一樣?當然就是鋼材造假或用廉價鋼材代替了


政府想要用自製率,強迫車企對台灣業者下單,這邏輯是正確的
就像中國對特斯拉上海獨資設立工廠,開出的條件就是三年內100%國產化
但問題是,中國市場跟台灣市場狀況差很多,中國跟台灣的工業規模也差很多
台灣強迫業者導自製率,本土業者接單賺錢的代價到底會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車安全,完全看車企品牌的良心

所以,歐牌陸製 vs 日牌台製,選哪個才是良心,自行判斷吧


最後回到你的問題,台灣生產電池,沒有任何成本優勢,硬要做,為了維持成本,品質規格就一定會降低,不如別做

目前全世界電動車電池,有超過一半來自中國的寧德時代及比亞迪
中國不只有原料及生產優勢,專利也申請一堆,其他廠商很難競爭

嚴凱泰辭世後,裕隆用陸製零件衝刺電車並放棄油車,是非常正確的抉擇
趁日本人還在電動車策略上原地踏步時,納智捷搶先在台灣國產地位上卡位,這絕對是正確且必要的

台灣本土汽車品牌,不該再浪費下一個15年

#台灣那個固態電池廠商新聞看看就好
#固態電池跟氫能車都還無法普及
#沒有辦法普及的東西就跟元宇宙一樣虛無
(Post repeatedly. Deleted)
成本低、利潤高、東西又好
不管政府怎麼擋,東西終究能夠進來的
民選政府選舉都需要企業資源~
更多時候是和企業演演猴戲給民眾看
基本上車商都有解套方法啦~
而且怎麼可能突襲前兩天下午宣布後天執行,
總之我們不需要擔心過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