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自由市場
允許其他國家的車整車進口
卻不允許中國車的整車進口
原因是什麼?
還有很多台灣人為什麼一說中國車
就是一種歧視看不起的心態?
我覺得都2024年了
是否應該正視中國車的崛起
而且歧視中國車這種心態也不對吧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502000447-260118?chdtv
台灣對大陸現況的無知,已經到一種讓人欲哭無淚的地步。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汽車展,就是一個例子。
台灣不知道,全球都把最新上市的車款,拿到上海展示。總共有1200個車型在上海車展發布。其中,新能源車型有271個。
不知道來自全球,包括豪車品牌,各國汽車大廠高管,都聚攏在中國電動車前觀摩研究。神情嚴肅,面露焦慮。因為不論自主技術、設計能力、成本控管、配置等,大陸電動車,都讓各國深感壓力。
車展展出的比亞迪的豪華硬派越野SUV仰望U8,不但豪華,更有多樣獨步技術。比如自主開發的黑科技,如易四方混合動力、雲輦-P智能系統等。可以原地掉頭、浮水脫困。0到100只要3.6秒,續航超過1000公里。是全球第一款登頂沙漠珠峰的新能源車,技術能力輾壓一眾越級競爭者。預售價109.8萬人民幣,收到的訂單已經破3萬輛。
比亞迪U9,不但是超跑,而且是新能源超跑。0到100只要2秒,一樣一堆黑科技。
大眾集團包下兩架專機,把旗下大眾、奧迪跟保時捷董事會成員送到上海觀摩。奔馳也是董事會成員來。CEO看完比亞迪展台以後,震撼到說不出話來。寶馬董事會,成團來學習研究中國汽車。
台灣汽車市場,幾乎是外國品牌天下。世界在看中國,台灣則早已脫節。因為啊,得意洋洋的不准大陸汽車進口。真的挺好笑,阿貓阿狗,各國汽車都可以進口。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嚴禁大陸汽車進口,說要保護台灣所謂的「國產汽車」。可是,日本美國歐洲各國汽車都可以進口,也可以在台灣組裝,號稱「國產車」,牢牢壟斷。
台灣無法想像,大陸的自主品牌,已經到怎樣的地步。不知道在大陸,電動車光是2022年一年,就賣出400萬輛。特斯拉占了大陸市場17%左右,其他幾乎都是國產自主品牌。而中國乘用車出口,在2022年,已經是250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出口國,只差第二名的德國6萬輛。
大陸汽車市場,是全世界最內捲的市場。自主品牌油車的價格,也大概都是台灣一般車價的一半。
大陸有真正的自有國產車。也有國際大廠的合資車。
看到上海車展,中國汽車雄起,喜悅激動。台灣怎麼就不能,奮起與大陸一起努力?我明知不能。於是心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