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始騎腳踏車下課,有一次剛好騎機車載小孩回家在一個必經的T字路口準備待轉,
特別跟小孩說“不可壓到 “槽化線” 會受罰,因此示範給小孩如何進入 “待轉區”,
身為家長希望小孩在開始獨立騎車時,能夠注意法規與遵守,教育下一代,
但是發現太難了,在待轉區如果已經有機車在有限的空間下,真的就是要倒車入 待轉區,
另外,要繞過待轉區怕被撞,直直過去就違規,在2難之下,
回家後就只能說,以後那個路口是特例,就直直過去,安全第一,也不要走水溝蓋,危險,
我不反對待轉,但是T字路口的待轉應該要有更好的設計,
不是為了待轉而待轉,希望官員要好好的設計交通動線的規劃,不是路面隨便畫,
那個 槽化線 真的可以保護機車騎士嗎?虛擬的空間是空氣護體嗎?。
這個問題,後來也有記者訪問 用路人與官員,在新聞中,大家都是直直的過。
不違規挑戰?待轉區旁畫槽化線 竹騎士怒轟「罰單陷阱」
新聞影片
新竹市政府交通處副處長林俊源:「該處的人行道寬度有限,沒辦法採用避車彎的形式來設置待轉區,因為機車待轉區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直行機車可能會撞上待轉區的機車,所以市府畫上槽化線來導引直行車行駛。」
=》該官員要不要每天在上下班時間來騎看看,體驗一下民眾的問題,不要只是拿著 “槽化線” 的定義來說明,
如果您的小孩每天都要路過這個T字路口,您也只是這個答案嗎?何況您是有權利改變現況的人。
當地警方則表示,若騎士真的因此遭到檢舉,會視檢舉影片情況而定,不一定會開罰。
=》應該很難讓人相信就是了,網路上也是有受害者的新聞
以上的2位官員,可以說是各說各話,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T字路口 民眾 行的安全 ,完全被忽視。
當使用民眾都認為這個設計有問題,
但是交通處副處長 林俊源 的認知是為了保護待轉區的機車,
這個是 民眾 不理解 官員 的關心,還是 官員 離 民意 太遠。
網路上看過被檢舉的新聞,隨便找一個
這是陷阱嗎?「直騎」進待轉區壓槽化線 他批檢舉人太閒
fctsai wrote:
或許您不知道那個路口的號誌,那個路口是可以改善的,
在影片的高架橋下有汽車左轉延伸道與左轉專用號誌,
基本上在汽車左轉的延伸道前可以規劃出一塊機車左轉待轉區與汽車同時等待,
老實說,前輩告訴我的做事態度是,方法總比問題多,就看願不願意而已。
街景我看過了
你就乾脆直說讓機車直接左轉不就好了?
三線道內側車道禁行機車
且那個路口的停止線離轉彎處太遠
依台灣人尿性機車一定會一堆違規擠在黃網線上
且容易讓機車和下橋後不左轉的汽車產生交錯造成危險
考慮可行方法之前要先考量安全的風險
考量安全的風險要先考慮民眾的駕駛習慣
二段式機車待轉主要是用來保護機車騎士安全的
不是為了讓交通方便順暢
安全與效率, 安全要擺在前面
你要安全還是效率?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