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故事大概要從幾個月前開始陸續說起,站長蔣大對於汽車版在Youtube頻道中製作的試駕影片、看來看去都是我們這幾個臭男生覺得整體有礙觀瞻,為了


但蔣大其實並沒有忘記找女主持人這件事,於是乎某一天一個聯絡群組突然就成立了,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討論,只是就當大家跟妹子討論得很開心的時候,這才發現未來可能成為助理主持人的倪暄居然還沒有汽車駕照,自此一個真正的「養成」企劃開始成形。

一樣先由汽車頻道主持人磯崎在影片開場時和倪暄稍微認識一下培養感情,助理主持人一開始不懂車沒有關係,但起碼要能符合車版的最低門檻,那就是擁有汽車駕照。

秉持著好人做到底的心情,我們從駕訓班的報名開始著手並進行拍攝。這裡可以稍微劇透一下,由於倪暄父親就是從事汽車駕訓行業,為了讓後面的劇情得以推進,所以刻意找了一間遠離住家附近的駕訓班開始練習。

特別感謝大龍港駕訓班的字鈞教練,願意幫我們承擔起這個艱鉅的任務,畢竟沒有一點膽量或者一定的抗壓性,說真的坐在副駕駛座會讓人隨時嚇出一身冷汗。

在拍攝空檔跟教練閒聊的過程當中,其實可以瞭解到傳統駕訓班的經營難處,在考照率掛帥的前提下,加上少子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到底是要讓學員所學只是能順利考取駕照,還是要讓他們的觀念正確到得以安全地上路移動,這些其實都要看每位教練自己的想法。而身為汽車媒體,當然也知道取得駕照跟實際上路駕駛完全是兩碼子事,因此與教練的共識是,盡可能地讓倪暄可以多一些道路駕駛練習,至於為了應付考試過程的封閉場內環節,比重上可以稍微調整一下。

其實經過這次拍攝企劃,對離開駕訓班早已超過20年的我來說,也算重新上了一課。確實,現有的制度和法規已經讓新手多了很多實際道路駕駛的機會,但是,實戰執行時數個人認為遠遠不夠!在短短一個月或一週幾次的密集練習,是否已經真的讓道路新手能夠應付多如牛毛的突發路況?說真的,從大一暑假考完駕照到現在,一開始也是從許許多多的驚險場面中存活下來並慢慢累積經驗,早期的我說穿了只是運氣好沒發生意外而已,如果在取得駕照的練習過程中就能夠排除掉可能發生的風險,或是盡可能強化駕駛人的觀念與技能,長遠來說才是解決台灣道路亂象的合理作法。

講完了實際心得再回來說故事,第一次完成上路體驗的倪暄,說真的還是會有一點成就感,但坐在車內的乘客如攝影或教練可能只有滿滿的恐懼感。


時光飛逝很快地就到了筆試+路試考試當天,由於考照現場有拍攝上的限制以及當天也排有其它試車行程,只能夠在群組當中得知究竟倪暄是否順利考完,又或者是助理主持人拍攝企劃要繼續推遲?

順利考完之後我們馬上開始後面的拍攝行程,可惜天公不作美,倪暄首次陪我們出來練習就遇上颱風外圍環流來攪局。

當然不只是天氣的因素,對於新手駕駛來說,有許許多多的情況都是去練習跟掌握的,至於中間發生了什麼事就不好說,但
想看完整版的朋友也歡迎點開連結,給我們任何意見或想法都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