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審計部認證交通部科技執法頭痛醫腳

https://tw.yahoo.com/trendr/交通部頭痛醫腳實例來了-審計部調查顯示-超速非肇因卻設測速照相-000000766.html

用手機一直無法用成功超連結…
請各位先暫時自己複製網址

很久沒PO文了,
這個新聞很久了發現沒人PO想說大家可以知道。

審計部認證交通部科技執法頭痛醫腳

之前就有說了也有一些人說過,
這些只是在搶人民的錢而已,
對交通非常有限!甚至反效果!

對於曾經待在公家機關的我能大概理解是怎麼處理的…
上級要求針對處理,
放科技執法=有做事有處理可以交差。

再來看數據:

審計部認證交通部科技執法頭痛醫腳

107年罰鍰總金額:17億
108年罰鍰總金額:18億
109年罰鍰總金額:22億
110年罰鍰總金額:22億
111年罰鍰總金額:24億

107年開單總數:1125萬張
108年開單總數:1270萬張
109年開單總數:1464萬張
110年開單總數:1385萬張
111年開單總數:1501萬張



每年開單越開越多,
每年罰鍰越來越多,
總人口跳水式的下降。

結果不管是因交通受傷還是死亡的人數卻越來越高?
這只是證明了以執法當作治交通的方法是錯誤的,
甚至是反效果!
因為前幾年是減少的!


台灣是亞洲唯一一個這五年來交通死亡數提高的國家。


等等大概會有說我就一直被罰才出來講…
我開車十幾年來只有在三仙台收到一張超速,
就沒有了~
連違規臨時停車都沒收過。
審計部認證交通部科技執法頭痛醫腳
2023-09-14 15:30 發佈
看海成花 wrote:
等等大概會有說我就一直被罰才出來講…
我開車十幾年來只有在三仙台收到一張超速,
就沒有了~
連違規臨時停車都沒收過。

台灣民眾檢舉交通違規
看大認證確實沒有浮濫
違規有憑有據才開罰單
開車習慣不好難免會收到民眾檢舉罰單
看海成花
看海成花 樓主

我這串文不是針對檢舉是否浮濫,是在說目前政策以執法為主來救交通是錯的

2023-09-14 16:00
jason001007

但老實說這以後勢必是個趨勢,路上警察根本都抓不完了,沒警察在的地方大家都心存僥倖!不能檢舉又不用科技執法,那請問要用什麼抓?

2023-09-15 0:51
人民提款機。
真香
全國28處是哪幾個縣市? 是誰規劃改善的?
要講清楚, 那個縣市才知道他做錯了, 不能只用科技執法便宜行事.
看海成花 wrote:
超速非肇因卻設測速照相


我們是全球測速照相機密度最高的吧?
恰恰.

jason001007 交通警察不就是了,你叫他去抓賊跟處理民事糾紛他會理你嗎[鬱卒]

2023-09-15 11:37
artcheung

為什麼要跟落後國家比呢? hpvs19

2023-09-15 15:41
科技執法測速是地方政府決定的,結果新聞標題又拿交通部來背黑鍋。
resolve

看海成花 您是對的,省道是交通部公路總局負責的,但新聞沒有將有問題的科技執法路段寫出來,標題仍有誤導之嫌。

2023-09-14 17:03
resolve

看海成花 搜尋了一下,有找到基隆仁一路愛三路的科技執法是基隆市政府向交通部申請補助三百萬設置的。愛三路雖然是台二線,屬於省道,但科技執法部分仍然是由市府設置,而非由公路總局設置的。

2023-09-14 18:51
hch2006 wrote:
全國28處是哪幾個縣...(恕刪)


基隆市仁一路至愛三路,其主要肇事原因為「未依規定右轉彎」,台北市福國路至承德路六段,其主要肇事原因為「未保持安全距離」,桃園市中壢區新中北路、新中北路二段、榮民路、榮民南路主要肇事原因為「未注意車前狀況」。而這些地點都設置了科技執法,執法內容都針對闖紅燈、測速照相、跨越雙實白線等等為執法項目,明顯與肇事原因不相符合,其他地點也都有相同的狀況,各地政府似乎都有默契的先設置執法設備,卻沒有改善道路情況。

這邊有舉例一些地方,不過我是沒有細究。
gavin919

科技執法還有進步的空間,"未保持安全距離" "未注意車前狀況"這很難抓,機器沒那麼聰明。

2023-09-14 16:45
jason001007

科技執法這以後勢必是個趨勢~只是現階段還有很多技術要克服

2023-09-15 0:48
看海成花 wrote:
https://tw.yahoo.com/trendr/交通部頭痛醫腳實例來了-審計部調查顯示-超速非肇因卻設測速照相-000000766.html

很多車禍發生本就不是因為超速,
大部分的車禍是因為未保持車距.任意變換車道.不依號誌或標線行駛以及開太慢讓後方車輛不耐,
中華民國自有高速公路以來政府為便宜行事,
一直在洗腦"十次車禍九次快",
更只會在車禍路段設定更低速限,
再發生就設更低,
政府才是交通事故的最大幫兇,
偏偏有一堆人還在信奉這教條~
knift

綠燈也要注意紅燈,大概是因為判例的關係,因為儘管是擁有路權,卻還是有肇責。不知道歐美國家對於肇事時,路權與肇責的關係是如何?

2023-09-15 10:08
沒差 只是講講
繼續開罰嘍
看海成花 wrote:
https://tw...(恕刪)


比起人口總數,人口密度或車輛總數/密度,比較能放在交通討論裡吧?
審計部只是說明部分裝設測速取締,不是改善的主要解方
不能代表是增加取締就是不對的做法吧?
畢竟規則訂了,若不去處罰違規或矯正違規者也很奇怪
yalee1026

看海成花 我只能說不會只有這兩個因素。畢竟即使改善再多,也要能讓人遵守

2023-09-14 17:18
knift

看海成花 台灣警政、交通對於改善事故永遠都是朝向測速、區間,但事實上大部分肇因都是駕駛習慣、路權觀念薄弱…。但駕駛難改變,所以就挑好做的做,插插照相機,大家都看得見我有做事,至於有沒有效就不是重點。

2023-09-15 10:1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