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的科技執法舉發件數比台北還多出一大截...
桃園前3大車禍肇因不減反增 科技執法無用遭檢討
桃園近年積極建置科技執法設備,但審計處指出,桃園市交通事故未明顯降低,且連3年居六都之冠,尤其未注意車前狀態、未依規定讓車及轉彎是前三大車禍肇因,科技執法設備卻無用武之地,要求檢討防制。警方指出,明年起多功能科技執法會將違規左右轉、不禮讓行人也納入取締,發揮防制事故最大效益。
桃園市科技執法目前一共建置有312處,包含警察局建置固定式測速照相124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33處、區間測速14處、租賃式科技執法102處(含高鐵桃園站)及交通局建置各類科技執法39處。
審計處指出,桃園藉科技執法設備輔助取締重大交通違規件數,自2020年的36萬件增至去年的40萬件、成長10.48%,但交通事故件數無明顯降低,還連續3年居六都之冠。
進一步分析,未注意車前狀態、未依規定讓車、未依規定轉彎連續3年高居前3大事故肇因,且造成死傷人數不減反增,像是未注意車前狀況從2萬6576人增加到2萬8834人,未依規定讓車從1萬5665增至1萬6604人,違反號誌從 4017增至4261人,僅有超速傷亡人數從2643降為2008人。
審計處要求深入研析交通事故肇因,據以規畫運用科技智慧設備管理及防制違規行為,提升道路交通秩序,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交通警察大隊指出,桃園升格以來,人口成長率居六都之冠,機動車輛也持續成長,2018年僅197萬輛,到今年已達近220萬輛,成長率10.99%,人多、車多導致事故也跟著增加,會持續努力,維持執法能量,預防事故發生。
交大另指出,今年6月已成立科技執法中心統整業務,過去科技執法技術以闖紅燈等較為成熟,未來2年各100處科技執法設備已於8月3日決標,將針對每一路口各自的肇因設計可偵測中間車道違規左右轉、或車輛不禮讓行人等更多科技執法項目,以有效降低交通事故。
桃園市科技執法目前一共建置有312處
才312個路口而已就說3大車禍肇因不減反增,科技執法無用....
要也是應該要看這312個路口的車禍有沒有減少吧....
其他沒科技執法的路口發生的車禍也要算在科技執法上面
真是小時不念書長大當記者
科技執法300個路口當然沒有甚麼幫助
如果30000個路口都有科技執法
大家一定乖得跟貓一樣
台灣人甚麼都不怕就怕罰錢
看看台北各車站有沒有科技執法臨停超過3 分鐘的違規車狀況就差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