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價會貴除了稅是否也與國外市場比價效應有關?

台灣車價在全球偏貴,至於車價為何如此之貴? 除了跟不合理的稅制有關之外,
車商跟國外比價造成偏高定價會不會也有關?

車商想要多賺錢,當然會想辦法賣高價,至於如何訂價? 有沒可能去參考同款車在國外車價
來找到定價策略? 比如說找個跟台灣一樣汽車保有率高,銷量大,
且車價所得比差不多的國家(ex馬來西亞),如這款熱銷進口車在馬來西亞賣150萬台幣,
進口來台灣賣150萬台幣一樣可以獲利,問題台灣的所得是馬來西亞1.5倍,
所以進口到台灣起碼至少比在馬來西亞加個2成以上價格賣再說,國產也是,
如小鴨在馬來西亞只賣50萬台幣,在台灣國產呢? 硬是要賣60多萬,
反正只要有人買單,錢可以多賺,車商大概也不會想要讓利吧
2023-04-11 23:35 發佈
民營企業追求毛利何錯之有?

消費者也有選擇不買的權力,嫌貴別買就好了。

沒人買,廠商自然會降價、促銷求售。
Jimmy Yang

+1, 除了政府稅收外,現在最好用的藉口就是零件短缺,匯率變動

2023-04-12 5:54
按照01溫拿理論
買對不起是我的錯
因為我魯蛇沒用我承認
既然這樣
不要再搞台灣特規全球首發好嗎

國產發展五十餘年了
車貴我認了
車型舊我認了
不會修整組換我認了
CKD進口組裝我也認了
稅金你我他國人也都繳了
連一個寶騰蓮花都沒也認了

安全不要分級好嗎?
氣囊不要拔掉可嗎?
看不到的內裏一樣好嗎?
yalee1026

這些願望可能自己去當貿易商比較快

2023-04-13 11:34
arlo1011 wrote:
台灣車價在全球偏貴,...(恕刪)

稅拿掉就知道了
台灣汽機車都要貨物稅
進口的還要關稅
進口車因高關稅價格高昂,但國產車也需課徵25%到30%的貨物稅及5%營業稅,因此售價也居高不下,以下為稅率計算:
進口車2,000cc以下:
17.5%關稅X 25%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54.2%的稅。
進口車2,000cc以上:
17.5%關稅X 30%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60.4%的稅
國產車2,000cc以下:
25%貨物稅X 5%營業稅
1x1.25x1.05=1.312,等於一台車要課31.2%的稅
國產車2,000cc以上:
30%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36.5%的稅

以國外一台成本60萬的1500CC入門車進口到台灣
60X54.2%"稅"=32.52萬
60+32.52=92.52萬再加上運費驗車等等的手續費算95萬
95萬再加上車商利潤賣105萬
等於國外一台成本60萬的車~台灣要賣105萬
這貨物稅明顯不合理不合時宜!
這貨物稅明顯不合理不合時宜!
這貨物稅明顯不合理不合時宜!
lupo8568

這只是拿個例子做計算來表示台灣的"稅"很重!別放錯重點!

2023-04-12 10:18
yalee1026

最大問題是台灣沒有真正的國產車

2023-04-13 11:35
lupo8568 wrote:
等於國外一台成本60萬的車~台灣要賣105萬

國外成本60萬的車在臺灣怎麼可能只賣你105萬,

太天真了吧!
advantage

lupo8568 你根本搞不清楚,是商人太貪心,故意把矛頭指向政府,你知道國外稅更重嗎?日本光消費稅就10%了,你怎麼會傻傻的去相信車商說的?現在資訊著麼發達,你去比對一下國外就知道了,臺灣很多東西售價都有問題。

2023-04-13 8:56
lupo8568

消費稅10%怎麼跟我麼的貨物稅25%比?是你搞不清楚八!10%跟25%都不會分?

2023-04-13 12:24
arlo1011 wrote:
至於車價為何如此之貴?


因為你不買, 別人會買
有錢人太多太多了
arlo1011 wrote:
台灣車價在全球偏貴,至於車價為何如此之貴? 除了跟不合理的稅制有關之外,
車商跟國外比價造成偏高定價會不會也有關?

基本商業邏輯「量多價跌、物以稀為貴」,商品在市場的價格不一定直接反應在商品本身的好壞,有時候是是市場供需決定,也就是「規模經濟」

基本上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沒辦法達到「規模經濟」,相對來說成本無法分攤,自然反映在售價上面。

不是只有汽車銷售上,生活中很多案例,例如:住宿旅館、租車等等。

由於規模不經濟,製造商擔心無法回收成本(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不願意投入大量成本生產,與提升生產品質,自然就會造成售價高昂且品質低落的不良循環

如果市場規模夠大,自然廠商願意投入成本,大量製造壓低成本,同時為了市場競爭,也願意投入資源研發高品質的產品,增加商品在市場的競爭力,這就是「大者恆大」的商業邏輯。

台積電就是很好的案例,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可以生產成本低且品質良好的商品,在市場上保持優勢,在市場競爭下脫穎而出。

arlo1011 wrote:
車商想要多賺錢,當然會想辦法賣高價,至於如何訂價?

車商當然想賺錢,但提高售價不一定能多賺錢,除非市場被壟斷,況且市場上也有其它競爭廠商,提高售價無疑是把消費者推往競爭者這邊,所以市場經爭,會有抑制售價平衡的機制。

市場要有品質好且成本合理的商品,一要有足夠的市場規模,二要有自由且公平的兢爭環境,這樣好且售價合理的商品才能在市場中生存與出頭,廠商有合理利潤維持生存與發展,消費者可以以合理的成本獲取最佳的商品,產生雙贏的市場良性循環。
以進口車來說,車商的定價策略愈來愈精準,
那個你會忍痛買下去的價格邊界抓得愈來愈準,

以前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 Mini Cooper S (還是Countryman S? 我有點忘了) 跟 Golf GTi
英國的售價:
Mini Cooper S(還是Countryman S? )選配勾一勾 約£38165
VW Golf GTi 選配勾一勾 約£42435
(以上價位現今可能有所變動)

在英國Golf GTi 明顯比Mini貴很多,
到台灣價格可就反過來了,台灣則是Mini貴很多,

貴的原因是品牌稅還是品味稅,我們不討論這個問題..
Mini就還是賣得動

但這個現象還能說是 進口關稅的問題嗎?
順手捐發票 救救老殘窮、隨手關電腦 救救北極熊
superarowana wrote:
因為你不買, 別人會...(恕刪)



倒也不是,而是台灣的汽車市場泰半處於賣方市場,車商相對消費者來說強勢,
比方說新車款上市,台灣通常不是首發市場,輪到台灣賣的時候
車廠看了國外定價後,就把台灣車價搞到比其他國家貴,
反正吃定台灣人買得起,就算買不起也會想辦法貸款買,那怕貸84期也要買
台灣國產車就那麼幾家,形成寡頭結構相互勾結,一家漲價其他家也跟漲,
反正有錢大家賺何樂不為? 再不就只能選擇更貴的進口車,後果就是國產進口都很貴

話又說回來,能不能不買車? 在台北或新北第一環大眾運輸覆蓋網夠的地方
也許可以,其他地方呢? 就不是那麼回事,甚至有的地方沒車等於沒腳,
你如果結婚生小孩了更有需求吧,既然需求一直都在,車商不論國產跟進口
當然能賺多少算多少,可以給員工加薪與豐厚年終,還可以給股東好的交代,
為何不做?
只要車價問題,網友護航關稅
但這些言論講的好像其他國家關稅超低或沒有一樣
Kim-j

歐盟10%, 南韓 8%, 加拿大6.1%, 美國2.5%, 日本 00000%

2023-04-18 16:05
DavidDove

Kim-j 這樣講,車價相對起來合理,台灣有合理??希望可以提出合理性,說服我,謝謝

2023-04-18 19: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