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果台灣電動車達到30%電夠用嗎?

台灣目前掛牌汽車816.1萬輛,而且快充很耗電50~120KW(10坪房間的冷氣約2KW),1%的車在充電就2.44萬多輛在乘50KW=1220000KW 。光電費就很驚人(在家自己充+平日用電)將來快充站也要付費,一定有人說半夜電價便宜前提是要裝智慧型電表才行你家有嗎?不然還是用累加用越多電越貴。而且二手車價"慘"電池"貴"保養"少"但一有毛病就"大條"。要入手還是要有"蕊"
2023-01-31 16:41 發佈
又一個覺得開電動車一定要換到電池的出現
電費再怎樣也比油錢低很多
yjub1221

那是因為政府對所謂綠能的輔助還在,等大眾化後輔助拿掉就知道了...

2023-01-31 17:02
Motor123

那是ev還沒養肥,等養肥就知嘍

2023-01-31 18:09
傲虎 wrote:
台灣目前掛牌汽車816...(恕刪)


30%啊?有點微妙
但如果電動車取代燃油車不是1:1
講白了多一台電動車就是會少一台燃油車
進而讓台塑,中油減產的話 系低.....煉油很耗電!
就現在這樣子 別說30%了 10%大概就會電不夠了

講白了 怕電不夠用!? 你擔心錯對象囉!
電動車理所當然的用電而且要逐步增加
有錯的是該被淘汰的燃油車輛不減少, 煉油廠也不減產
你該監督並擔心的是這一個 不是電動車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HolyIan

傲虎 煉油污染一次 燒油在污染一次(還是分散到處排)。電力都是集中排汙還有機會靠核能與綠能。

2023-02-01 11:32
chengjer

電車有沒有環保不知道,但是要一般人趴在汽油車排氣管後面吸廢氣沒有人肯.

2023-02-01 12:59
分區供應,降壓,反正一堆招式可用
傲虎 wrote:
台灣目前掛牌汽車81...(恕刪)

不用太煩惱,晶圓廠如果往外國擴廠,台灣用電增幅就會減少,加上一直在增添風電及太陽能版,未來的電力或許會有餘裕
simonni

未來天然氣發電比重比綠能高,這2種發電成本高,電價勢必上漲

2023-02-01 3:01
參考這個連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6592585
以下是連結中以TOYOTA BZ4X為測試的車種得到的結論:
以bZ4X所搭載的71.4kWh電量來計算,充滿電可行駛的實際里程約為392.7公里。

以試車沿途所使用的DC充電站一度電約11元的花費為標準,等於每3度電花費33元,大致上與98無鉛汽油每公升的價格差不多(現為每公升33.7元),而透過本回試駕bZ4X所得到的5.5km/kWh數據,每3度電可行駛約16.5公里,其實與比較省油的中型SUV油耗表現相近;當然如果未使用需要收費的外站充電裝置,而僅使用住家裝設的充電樁,如此一來便可大幅減少充電費用,若以家用電一度約2.5元計算,等於充滿一次bZ4X花費約178元,當然這也是最理想的電動車使用方式。

目前電耗效率最佳的應該還是TESLA若考慮到保養成本,電車應該還是比較省,不過電車一旦普及,以111年12月的數字有領牌的車輛數是8,453,420,假設每台車搭載電池的平均電量是70KW, 那麼充飽這30%的車需要8,453,420 x 30% x 70KW=177,521,820kw

如果電動巴士,貨卡也普及,那電量應該很驚人

當然這些車不會每天充電,假設每5天充一次 177,521,820/5=35,504,364 kw=35504 MW
當然不會所有的車每5天充一次,但可預期周末是用電的高峰
太陽光電2021年累積併網7700MW, 離岸風電2021年累積237MW, 兩者相加=7937MW,
政府還想把核二核三除役,呵呵.....
HolyIan

電價會漲,油就不會嗎? 電車比較環保是相對於油車,要真的要求愛護地球 人類最該滅絕。

2023-02-01 11:34
掛牌車輛不等於有在使用的車輛。

台灣駕駛平均日用60公里內,相當於每日5度用電。

沒時間電價,一樣可以選擇分時段充電。

超充是用來應急的,並非日常充電。

未來的電力系統朝向微型發電,集中發電設置再多都無法解決電網問題。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台灣企業
不只發展綠能發電
還在發展儲能系統

台灣用電
工業用電佔60%
民生用電20%
服務業用電20%

改善設備能源使用效率著手
反而成為現階段企業推動減碳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尤其是消耗總電力約4成的工業馬達更是關鍵
也代表背後有極大的節能潛在機會。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調查
全球終端用電有46%用於馬達設備。

台灣經濟部能源局歷年資料也顯示
工業部門用電佔國內用電50%以上,其中馬達用電佔工業用電的70%
換言之
馬達節能與否也成為產業減碳的新標的,耗電量驚人的傳統馬達為此也受到檢討。

...........................................
也就是光工業馬達
就耗用台灣電力的4成多
要實現較大幅度的節能效益,應是從馬達系統改善
放眼各產業機台都有顯著效果,且往往是改善馬達效能的數倍。
IEA研究指出,至少可提升用電效率20~25%。

台灣電力電子如變頻器、轉換器產品等已有相當水準的品質性能
約莫90%以上的產業都足以勝任,惟目前產業使用率卻只有60%左右,另外40%則是進口

用來檢視馬達效率的指標為IE(International Efficiency)
馬達效率等級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定義
能效等級有 IE1、IE2 、IE3、IE4,數字越大,表示效率越好、越省電。

目前全球工業馬達以IE1及IE2為主,為因應節能減碳,IE3馬達逐年增加
預估至2040年IE3以上將佔60%,台灣自2016年起也開始實施IE3。
夠 火力發電廠全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