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目前掛牌汽車816.1萬輛,而且快充很耗電50~120KW(10坪房間的冷氣約2KW),1%的車在充電就2.44萬多輛在乘50KW=1220000KW 。光電費就很驚人(在家自己充+平日用電)將來快充站也要付費,一定有人說半夜電價便宜前提是要裝智慧型電表才行你家有嗎?不然還是用累加用越多電越貴。而且二手車價"慘"電池"貴"保養"少"但一有毛病就"大條"。要入手還是要有"蕊"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6592585
以下是連結中以TOYOTA BZ4X為測試的車種得到的結論:
以bZ4X所搭載的71.4kWh電量來計算,充滿電可行駛的實際里程約為392.7公里。
以試車沿途所使用的DC充電站一度電約11元的花費為標準,等於每3度電花費33元,大致上與98無鉛汽油每公升的價格差不多(現為每公升33.7元),而透過本回試駕bZ4X所得到的5.5km/kWh數據,每3度電可行駛約16.5公里,其實與比較省油的中型SUV油耗表現相近;當然如果未使用需要收費的外站充電裝置,而僅使用住家裝設的充電樁,如此一來便可大幅減少充電費用,若以家用電一度約2.5元計算,等於充滿一次bZ4X花費約178元,當然這也是最理想的電動車使用方式。
目前電耗效率最佳的應該還是TESLA若考慮到保養成本,電車應該還是比較省,不過電車一旦普及,以111年12月的數字有領牌的車輛數是8,453,420,假設每台車搭載電池的平均電量是70KW, 那麼充飽這30%的車需要8,453,420 x 30% x 70KW=177,521,820kw
如果電動巴士,貨卡也普及,那電量應該很驚人
當然這些車不會每天充電,假設每5天充一次 177,521,820/5=35,504,364 kw=35504 MW
當然不會所有的車每5天充一次,但可預期周末是用電的高峰
太陽光電2021年累積併網7700MW, 離岸風電2021年累積237MW, 兩者相加=7937MW,
政府還想把核二核三除役,呵呵.....
放眼各產業機台都有顯著效果,且往往是改善馬達效能的數倍。
IEA研究指出,至少可提升用電效率20~25%。
台灣電力電子如變頻器、轉換器產品等已有相當水準的品質性能
約莫90%以上的產業都足以勝任,惟目前產業使用率卻只有60%左右,另外40%則是進口
用來檢視馬達效率的指標為IE(International Efficiency)
馬達效率等級是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定義
能效等級有 IE1、IE2 、IE3、IE4,數字越大,表示效率越好、越省電。
目前全球工業馬達以IE1及IE2為主,為因應節能減碳,IE3馬達逐年增加
預估至2040年IE3以上將佔60%,台灣自2016年起也開始實施IE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