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朋友熬不過請託、測試告知目前Tiguan、RAV 4、和Forester三款使用全速域ACC跟車時,跟車停止、並超過stop&go時間,再踩下煞車,不會解除跟車。
這樣的ACC跟車機制是車廠本來的設計,許多人不說,後輩只能忝不知恥分享這個發現,並運用提高行車安全。
其他車款,即使後輩有興趣,也礙於資訊有限,找不到方法詢問。有興趣的車主再按文末方式自行測試。
許多前輩也批評,或許車款不同、設計不同,不符合上述情境,抱歉也委屈又看礙眼廢文。
建議能夠接受前面車款,「跟車停止、並超過stop&go時間,再踩下煞車,不會解除跟車」,這樣的前提,再繼續閱讀。
因為「前述已經跟車停止後」踩下煞車、不會解除跟車,再踩下油門就繼續跟車了,所以不會有需要用手按RES(或SET)才能回復跟車的麻煩事。(一次按鈕啟用跟車、一次按鈕開始跟車後,剩下都是腳的事,沒有再要用手按鈕的事)
前述踩下煞車,不會造成麻煩,也許有好處:
1.許多先進在車子停下時也是把右腳懸在煞車上、或是靠近煞車做待命,可以即時對可疑暴衝做反應。
後輩簡化是因為「以為」「踩煞車會解除跟車,需要再用手按RES回復跟車的麻煩事」,所以駕駛不踩下煞車。
有現在的「新事證」,便可以思考把腳懸在煞車上比較輕鬆,還是就踩上煞車比較舒服。把腳放在煞車旁邊想著待命就好,還是乾脆踩上煞車更安心。
2.先進說,已經Hold了,再踩也是Hold。
後輩以為,如果前面Hold可以放心,應該就不會出現流傳的案例吧。
如果前面Hold可以放心,駕駛是否就不需要把右腳靠近煞車待命。
自己踩著煞車,也沒有一定要用力踩啊,就只是車停時把腳放煞車的習慣,但可以讓自己遠離發生暴衝可能。
後面駕駛若也踩著煞車,也減少自己被暴衝的機會。
3.先進說大家都不踩,為何只有後輩我會踩。
後輩踩油門、煞車、油門、煞車...一直都維持跟車中,沒有需要再用手按鈕的麻煩事。沒有設定、解除、設定、解除...的麻煩事。
車子都停止了,我幹麻不踩煞車,難道要等突發異常才踩?
若覺得踩煞車有好處的人,再看下列重述測試方式,讀不慣前面說法的前輩請不要勉強:
駕駛開全速域ACC跟車,剛好(遇到紅燈)塞車排隊,前車停下,ACC車也會自動跟著停下、大約 3 秒後(儀表板應該會有訊息指示),這時駕駛踩下煞車不放,等前車開走,駕駛腳放開煞車,觀察:
a.假若車子會往前滑,表示只剩D檔,跟車功能剛剛被煞車解除了。
b.假若車不會往前滑,表示跟車還工作中(剛剛踩煞車並沒有解除跟車),等駕駛踩油門即可繼續跟車。
駕駛試過就知道是a會滑動,或是b不會滑動了。
抱歉以上所寫,無適用於測試後a類的全速域ACC跟車系統。
(因為回覆限制100字,恕不在回覆中做回覆)
(說到車輛運作原理,如果後輩不說,多少先進知道「完全停止後踩下煞車、不會影響到使用ACC跟車的便利性」、「完全停止後踩下煞車,也幾乎可以對暴衝免疫」)
講個離題的話,汽車是否偵測得到「靜止的物件(車或人)」,是可以的,但是邏輯設計是忽視不見,因為「對於前方靜止的物件,是駕駛的責任」,駕駛必須採取閃避、煞停等行為。
「因為萬一前方並沒有靜止的物品」,而是偵測器的錯誤,一個行駛中(尚且不說高速下)莫名的減速、煞停,說不定導致嚴重的後果。
車輛手冊中簡單一句話,「即使汽車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駕駛員也始終有責任注意車輛周圍環境並安全駕駛。」說是車廠撇清責任,本也就是駕駛的責任。
再先聲明,並不是不認同車輛的安全性設計。因為車輛設計穩定性夠,所以至少問到現在,大多數先進是「完全停止時、僅採取很靠近煞車板待命、沒有踩下煞車」,而事故案例算是寥寥可數。「但是一旦發生,對於駕駛,就是千萬分之一那個 1 了。」
Auto Hold的Hold功能(後輩之前半速域ACC常用),和全速域ACC stop & go的Hold 是否相同或不同,後輩不敢定下答案。「但肯定都是電腦達成的」,電腦可以幫你Hold,就有條件去釋放Hold,自己釋放叫做行駛、不知誰動的手腳可能後果是「暴衝」。車輛科技設計,我相信夠安全,剩下的只是駕駛一點點責任,後輩建議可以踩下煞車、並且不影響繼續跟車的便利性,這時腳踩著煞車是放鬆、休息,覺得是比放在煞車旁邊待命值得推薦。
使用ACC一般情況會把腳放在油門踏板上
維持正常駕駛的習慣狀態
這樣不管要強制加速,變換車道,或是遇狀況要剎車
我的反應動作都會跟未使用ACC的情況一樣(正常行駛中未用ACC就是得踩著油門)
我反而不會把腳放在剎車上
因為我將ACC所設定的行車距離大於我自己開的駕駛習慣距離
所以反應時間一定是足夠的
若真的來不及的話電腦會預先減速剎車
至於停等時因為啟動了Auot Hold功能
保持原本駕駛習慣我也是將腳放在剎車上
其實ACC是一項很好用的科技
如同C大說的
要用車輛科技、就要了解車輛運作原理。
現在大部分使用ACC而產生事故的
我也認為就是沒有足夠理解運作原理
覺得ACC可以完全替代所有的駕駛行為
這樣真的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小弟認為
要在維持原有駕駛習慣的前提下
來使用科技配備
才能減少這類的事故再發生
駕駛本身最好要相當程度了解運作原理
畢竟這是把安全交給電腦去處理,不能隨隨便便
像我換有ACC的車初期,我都是一直在測試各種狀況,了解系統運作(可能寫程式的習慣都會想抓bug)
然後安全輔助的警示能調提早通知就調提早,例如AEB警示(會叫總比不叫好,警示並非系統介入)
而ACC,我還是會習慣腳放煞車踏板(更正是油門踏板)上休息,省下控制油門的精力就放在觀察路況
畢竟路上有掉落物車子又不會幫你閃
現在汽車都是煞車系統優先,基本上所謂暴衝8成以上都是人為疏失
像我車ACC可以踩油門介入超車所短車距,但不會解除ACC,放開油門就恢復ACC介入,但是任何輕點煞車就會解除ACC
容易會疏失的就是系統被關又不知道,原本認為應該作動的系統沒作動,駕駛各種緊張導致誤踩油門
像我去原廠保養車,原廠就很愛把AUTO HOLD關掉,所以車交給其他人後,交還最好檢查各種設定
本人文章嚴禁GOLF5TDI引用
業味必黑單
「要在維持原有駕駛習慣的前提下
來使用科技配備
才能減少這類的事故再發生」。
先前,後輩用半速域ACC跟車,維持行進中右腳踩上油門,換開全速域ACC的第二日就「跟停後、右腳踩上煞車」,既安穩(不用待命因應暴衝)、又不影響跟車的便利性(再踩油門都能繼續跟車)。這個踩煞車動作許多先進認為是多此一舉,只能自我安慰是擺脫不了舊習慣。
也從一些先進回文,才發現大多數先進認為「踩煞車會解除跟車」,「需要再按RES回復跟車」形同製造麻煩。
幸運找到文章起頭說的3型車款,或說是b類全速域ACC,這個設計支持「駕駛在等待再出發的時間中踩下煞車」不會導致麻煩,不會解除跟車。後輩也想知道,還有哪些是b類全速域ACC車款,市面上有a類全速域ACC的車款嗎。
其實用過ACC跟車行駛後,覺得問題不多,願意推薦:「停止時踩著煞車、更好」。
開始使用ACC行進時後輩也試右腳位置,地板上、懸煞車上,最終回到(輕)踩著油門,與其說失去ACC解放右腳的意義,倒不如說找到右腳最適合的位置,既能休息、又能保持最好的反應。
超車、被插入、急降速、換車道...,也都小心體驗過,熟悉ACC能與ACC不能,
從一開始下雨就關掉ACC,到現在雨中行駛把ACC當成第二雙、第三雙眼睛,適當利用ACC雷達看得比眼睛遠的優點、輔助安全駕駛。
從一開始不想在高速下莫名踩煞車、用手解除跟車,現在願意點煞車來解除跟車維持正常的開車精神。也對曾經跟在後面的L車駕駛說聲抱歉,只是一開始的小雨剛好遇上錯誤的右腳位置演出110驟降到70的場景。
車子的Auto Hold我經常用,停車時開啟、仍然維持右腳在煞車位置。要起步前關閉,喜歡鬆煞車慢滑、再加油的操作感。有次在中部郊山小巷中倒車、再換方向起步,比舊型自排車便利好用。
單討論操作細項
除了同系統外或是有使用相同細項模式外
其他就算是ACC使用者來說
沒幾個人知道你在講什麼
再來是不認同的地方
雨天使用ACC來當第二支眼
這是很危險的事
就光自動跟車至停止auto hold
你都不信任
卻能信任ACC來當第二支眼?
依照各車廠說明書
雨天是不建議使用
因為誤判機會大
如果遇到前車使用干擾雷達儀器
你的ACC可能會誤判或失效
遇到停止車道上的故障或事故車
那就會撞上去
改善方式
1.擋風玻璃鍍膜
2.輪胎使用排水良好輪胎
3.加大卡鉗和碟盤
個人用co-pilot
使用近3年
只用於國道及快速道路
距離設定2格
天氣良好-交由ACC作動85%
雨天-交由ACC作動70%
排除車道偏移誤判部分
開車建議專心
不然隨時會有這類三寶
https://youtu.be/GVHF9aDdvj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