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_m3 wrote:請問近期汽車的避震,多連桿與扭力樑,大家乘坐起來的感覺是否有不同?聽說扭力樑都是已經是進階版本,非大家印象中的拖曳臂類型. 扭力樑是最基本的型式哦,後來才增加了其他的連桿去改善;進階為拖曳臂>>多連桿等樣式~增加結構都是增加成本的,扭力樑最大的優點就是過彎時的側向支撐力;缺點也是因為左右輪在同一軸線上,單邊輪上下動作時會互相拉扯,影響後座的乘坐品質,而改良後的型式,就要減輕左右的拉扯力道;
相同的懸吊系統,例如前麥花臣後多連桿,但不同的廠牌,設計、用料都不同,再加上調教的方式也不同,就會大大的影響車子的操控性,穩定度,舒適性等。所以,即便是volkswagen polo這種小車,開起來也比toyota camry這種大車穩,高速穩,過彎穩,跑山路更是跟切豆腐一樣輕鬆。
bmw_m3 wrote:請問近期汽車的懸吊系(恕刪) 就是開發成本與用車取向,但就舒適性與操控來說的話多連桿優於拖曳臂,最好的例子就是喜美type R fk2的拖曳臂,到了fk8換成多連桿後同樣紐柏林賽道快了7秒,不過這是專業賽車手開的一般人差異性不大,但紐柏林是長賽道如果是一般賽道相差應該較小,其實拖曳臂也有優點如地板平整化空間比較大等...
就理論上多連桿是優於扭力梁的。但實際上車子操控性不只跟懸吊形式有關,跟底盤設計和避震器彈簧阻尼都有關係。像是扭力梁的focus操控總不會比altis獨立雙A臂還要差吧,新款altis是雖是獨立懸吊但他還是偏向舒適的設定。想知道一台車適不適合你,懸吊形式可以參考,但最準的還是必須實際去試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