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為月經文華人社會都覺得開車慢慢來才安全綠燈起步慢慢加速 車流順暢也慢慢來 限速50開30沒有叫你超速 但不是慢就安全 要跟上車流啊 綠燈趕快加速到合法限速 高速公路遇到上坡都捨不得踩油門 除了載重貨車 現在有哪一台小型車在高速公路上坡踩不到100公里的除了擋路之外 要閃慢車又要加速切到快車道 增加事故機率 難怪歐美人都有刻板印象覺得華人都喜歡慢慢開車檔路 他們考駕照的時候就要學綠燈趕快起步加到限速
小玲a wrote:不知道是否為月經文華(恕刪) 路上太多NA爛車 國產跟進口都是不是說NA不好 路上一堆扭力低於18以下加上拔了一堆讓車子很輕 再說油耗很好起步慢 踩下去跟前進的期望速度就是有差隔音差 反正只要很吵就很難開快導航差 最終只要能看電視就好折價高 只要能砍價就好 不會有太多人計較有多少按鈕變空格再加上各地風俗民情 本題是真的無解....
一樣米養百樣人, 有的人就是膽小不敢提高速度, 在雙向都是單線而且全線雙黃線的丘陵道路開車, 早已經習慣前面永遠會有不敢開到正常速度的車主(可能真的怕速度, 可能是怕萬一不小心超速吃罰單), 我都已經習慣跟在路隊長後面以錶速不到35聽歌修行了. 其實我們無法苛責這種對速度恐懼或是過度擔心罰單的人, 該檢討的是交通速度規劃和道路規劃設計, 為什麼速限變來變去讓人難以適從? 為什麼有些路段速限低到不合理? 為什麼全線都是雙黃線而沒有合理合法的虛線超車路段或隔一段合理距離多闢出一段超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