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是會超速的人,所以我知道濱海開160跟開90分別的感覺。我只能說我不贊成任何變更整條濱海速限的作業,除非以下問題先解決:
1.路面過於不平,濱海開90跟在國道開170一樣恐怖,車子感覺隨時會被丟到分隔島,太晃了。
2.路面整潔有疑慮。我前陣子桃園開到新竹,路上隨時可以聽到石子打到車底的聲音,每一個石子都代表著抓地力減弱的機率,再加上偶爾還能看到車禍後留下的保桿,全部都是提昇速限後很大的疑慮。
3.切入市區,以前有報導說有人用北部90速限開過新竹市區段被拍到罰單所以不滿,我實際開過我認為降速限是對的,畢竟是市區,還不是只有住宅的只有住宅的荒無市區,而是真的有建設的市區。
4.少數台灣人素質,這個可以延伸到國道,但有時可以看到內線道有一台開90但速限110的人,這雖然是少數,但別忘了一粒老鼠屎毀了一鍋粥這個講法。
關於北宜,我沒親自騎過,但騎過台7乙我能知道有一票人會快只是因為好玩,如果因為這些想玩的人一個失誤導致車禍,花的時間又比蔣渭水高速公路大塞時來的久,畢竟只有來回各一線道而已。
如果真的想玩的人開始抗議速限執法,我感覺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北宜專用的執法方式,也就是一天固定半夜2-5點間(或其他較無人使用時段)
,所有測速系統關閉。(這個只是個人想法,感覺好像不是那麼好但我想不到)
人都會超速,安全有疑慮的地區,速限還是有必要,說難聽一點,罰單還是比事故賠償便宜

道路安全速限設立,旨在兼具行車效率與安全前提下,給予用路人一個順暢、安心的道路使用環境,
安全速限會依據道路本身設計規範有理論標準值,然而不同的車種、駕駛人習慣、新世代車款車輛安全的提升...都會與理論標準值相對有所增減,為了預防外在因素產生不同的速差時 (EX:新車安全時速70, 跑車80, 老車65, 新手60...),國際先進國家通常會再參考 85% 正常用路人在道路狀況良好情形下的平均時速(自由車流 free-flow speed) 作為安全速限參考值,既保障正常用路人駕駛順暢,也兼顧道路設計的安全速限。
太多交通政策沒有對症下藥,造就台灣每年車禍傷亡人數(362259) 比得肺炎確診人數 (16074) 還高22倍的世界奇觀:
飆車仔橫衝直撞出車禍
> 執法單位解決對策:降低安全速限
>> 飆車仔都敢橫衝直撞怎還會顧及你的安全速限?
老人代步車直闖路口與汽車發生車禍
> 執法單位解決對策:設立機車兩段式左轉
>> 過馬路不注意路況,為何是懲罰機車?
該被懲罰的是那些違法在先的三寶、不應是我們守規矩的用路人連坐賠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