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blet wrote:
九份搭公車上去就好,一路走到海邊,再轉車到基隆逛夜市半日遊,體力好先爬雞籠山.
或是往金瓜石走從水湳洞到海邊,一日遊,體裡好外加茶壺山.
沒體力的話九份老街走走看看用不到車.
玩九份能不開車盡量不要開.
供需問題,私家車少,這類店家沒生意才會轉型...
九份跟士林夜市不同,何必為了店家放棄大好美景,不想在九份消費,瑞芳美食街吃飽再搭公車上去就好了~(恕刪)
對國外旅客來說九份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如果是您推薦的行程恐怕不適合多數旅客
尤其日韓妹子喜歡穿不適合爬上爬下的衣服鞋子,一趟下來妝都花了
我認為九份應該趁現在疫情大規模改建,老街也許不必動那麼大,但要加強消除異味,那股尿騷味真的很要不得,當地人可能聞習慣了,但是對非本地人真的很明顯。有次我正要下階梯去阿妹茶樓,前面的日本妹突然大喊蟑螂,瞬間一堆人跳開,看了也只能在心裡苦笑
民宅停車場必須全部打掉,不然就是回歸單純民宅使用,但是外觀也必須要整修,那副破樣子,說是貧民窟都不誇張
還有販賣夜市常見食物/物品的攤販也要輔導轉型,現在的九份老街已經沒有多少特色了,賣的只是山城地理環境以及被神隱少女取景地謠言誤導的國外觀光客,要吃芋圓其實不必大老遠跑九份
其實要民眾抵制民宅停車場很困難,人都是懶惰的,能少走1分鐘就少,公有停車格似乎也不夠容納疫情前的上山車潮。而且靠著神隱少女取景地的謠言,在地商家似乎也賺飽了,能不能繼續吸引旅客似乎也不重要了
我對九份的未來其實蠻悲觀的,不是說在地商家/本地人的劣根性,而是這是整個社會對文化以及觀光的態度,就像多數店家偏好使用顏色過度飽和以及怪異字體的招牌一樣,街景其實反映了多數人的審美以及涵養
就以招牌來看,台灣社會還停留在強調個人主義,拿國人最愛去的日本來說,日本的街景之所以讓人感冒舒服是有原因的,這篇點出了主因為什麼台灣街景超級醜?差別在 { 顏色設計調和 }
以本人住過幾年的東京為例,東京有些地方也是很舊,但不至於讓人感到這些地方的舊建築或是舊市集是破的,台北則是很多地方讓人感到破舊。東京的那種舊,有些地方讓我感覺很適合拍科幻片,或是很適合取景。而東京有許多的本地與旅日攝影師,藉由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也帶動了訪日人潮。每次看到底下留言有人讚嘆 這些照片讓我想立刻飛東京/日本,就覺得日本觀光之所以那麼成功跟他們長久以來習慣打理自己門面的民族性有很大關係。有陣子我很喜歡看這些攝影師的作品,真切感覺到我活在漫畫中的場景。但是話又說回來,是我被漫畫影響,還是這些街頭場景真的讓我有科幻感?
舊但是不破與破舊,其中的差異是不是少了人的維護與用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