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17年底去北京出差的時候就有注意到這個現象
在當時的北京…油電混合車在街上能見度還蠻高的
相較之下台灣的路上最常見的好像還是強調省油的牛角神車XD
這幾年不只電動機車的佔比越來越高…
在特斯拉在台灣上市後,感覺電車這類的選擇在台灣也似乎漸漸熱門了起來..
今天看到一篇專題報導說道電動車產業將是台灣切入新領域的最佳機會
說真的…大家應該都知道不管是汽或機車,台灣有很多知名的代工零件
但是台灣的汽車工業真心還是屬於"國慘"階級....
汽車相關核心零組件....可能還是要透過進口才有機會…
機車方面,好不容易有台真正國產化的狗狗肉出現,卻被一天到晚被酸…
做不起來會被酸,辛苦做起來也要被酸,到底~~
消費者看中的絕對是品牌的實力&產品的CP值…
如果是機車我覺得還真有些機會…
但是汽車的話…能做到像大陸廠商那樣自主研發、生產、販售的話…
台灣還有機會嗎?
雖然大家盯著Tesla看,但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就在中國,而且未來20年都是,Tesla在modelY上市以後,2022年應該有機會挑戰在中國銷售破20萬台,很快Tesla的最大市場也就是中國了,現在中國生產的Model3國產化率已經超過90%,整個電動車的供應鏈已經形成了,現在還沒佈局的供應商,接下來要殺進去只能靠成本。
而且電動車的電池、電機、電控都是非常成熟而且門檻遠比汽油車的引擎、變速箱要低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新品牌層出不窮的關鍵原因。
至於環保,只能說從能源效應來看,電動車的效率是比燃油車高很多,而且至少從單一角度,單台電動車是零排放的,至於回收,燃油車的回收又何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現在汰換下來的電池組,很多都拼裝起來放到發電廠邊上,尤其水力發電,作為儲能裝置使用,比起引擎變速箱二次利用的難度也同樣低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