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長期車室漏水與黴菌感染風險

很多護航的河粉說新車漏水又怎樣,又不影響開車安全

但是車室內,尤其是一買來就漏水的新車,無論頂棚外觀上有沒有看到明顯漏水痕跡,假設這台車要開15年,長期反覆漏水導致車內頂棚發霉十幾年

那個位置又剛好在後座頭部上方,密閉小空間內黴菌胞子這樣長期近距離吸入,造成侵入型黴菌感染,其實是非常糟糕的問題,對乘客會造成的感染風險不容忽視

對一般家庭而言,後座通常都是媽媽跟小孩在坐的位置,讓他們暴露在這樣的風險當中,有意識到這問題的車主能容忍嗎!

對於要長時間開車的駕駛其吸入黴菌的風險也不容小覷,各位能接受嗎?願意拿自己的健康去容忍嗎?

永信藥業關於黴菌感染的衛教如下。
https://www.ysp.com.tw/tw/magazine/1234


麴菌病(Aspergillosis) 常發生於免疫功能低下族群,如:嚴重或長期營養不良、造血幹細胞及骨髓移植、接受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或其他新免疫抑制治療病患。近年來抗生素研發緩慢及重症醫學進步造成抗生素大量使用,免疫缺陷病人增加,從前不多見的黴菌感染越來越重要,尤其念珠菌(Candida) 及麴菌(Aspergillus) 感染。侵襲性麴菌病症通常發生在免疫不全者,吸入空氣中黴菌分生孢子後,黴菌可以在肺臟、鼻竇、腦、肝脾腎臟、眼睛、皮膚等引起病變。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咳血,通常在嗜中性血球低下10-12 天後開始有症狀。
  根據北美感染症醫學會(IDSA) 於2016 年更新了最新版麴菌病診斷、預防及治療指引。麴菌病會感染很多組織與器官,治療方式也會不同。以侵入型麴菌病來說,治療的反應不佳,只有小於四成的病患有反應,死亡率可高達六成。由於死亡率高且診斷不易,診斷須要迅速且積極,治療可能須要在沒有確實證據前就開始。有效藥物包括一、Polyene 類藥物Amphotericin B 及Liposomal AMB (amphotericin B),二、Azole 類藥物Itraconazole 和Voriconazole,三、一種新類型半合成藥品Caspofungin,可以抑制黴菌細胞壁上β-1,3-glucan 的合成。
2021-01-09 12:25 發佈
已檢舉文章,跟Toyota無關
"TOYOTA" RAV4 車頂架漏水,怎麼會跟 "TOYOTA"沒關? 業務心虛喔?笑死

asdf3164 wrote:
已檢舉文章,跟Toyota...(恕刪)
JackNavarra wrote:
很多護航的河粉說新車(恕刪)

TRAV4漏水嚴重 發霉可能會不健康
JackNavarra wrote:
很多護航的河粉說新車(恕刪)


說得太好了~
前兩周~ 台北每天下雨~ 結果枕頭跟牆壁竟然發霉~
我只能先把 小孩的枕頭先丟掉~
牆壁先用毛巾擦拭一下~

車頂棚~ 如果反反覆覆的漏水>潮濕~
肯定會發霉的~

對人體很不好~

我真的覺得~ 怎會有人 為了漏水事件~ 在護航呀?
如果是領薪水的~ 這份薪水~ 你領得心安嗎?
JackNavarra wrote:
黴菌



健康的人抵抗力強不用怕黴菌,抵抗力弱的人才應該擔心。
漏水的問題除了孳生黴菌以外,未來會造成鏽蝕,車體安全也堪慮了,護衛隊太失敗。

Red Bull Racing Honda
LFD wrote:
"TOYOTA" RAV4...(恕刪)


沒良心的業務太誇張,這種傷害人健康的也能護航,會有報應的。
不是,說真的啦,車子就是不應該漏水啊,根本不用談到對健康有沒有影響,車子就是不應該漏水。

就好像蓋房子,屋頂漏水,會有建商說這個水不影響住房安全,所以不保證嗎?不會嘛,因為房子就是不應該漏水。

這是常識的問題啊,買的是車子不是蓮蓬頭嘛,當然不應該漏水。為什麼還會有人幫車商說話?o.O?
asdf3164 wrote:
已檢舉文章,跟Toy...(恕刪)


toyota的車漏水,為什麼跟toyota無關?
asdf3164 wrote:
已檢舉文章,跟Toyota...(恕刪)

現在是共產黨執政!? 講實話會被檢舉!? 超好笑的啦....哈哈哈哈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