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過去的分析 (也很老了的分析, 15 年前的了), 設置有好處, 而成本呢, 是汽車會犧牲一些綠燈秒數...
臺北市機車停等區現況課題與疏解特性分析 (民國 95 年 6 月)



我補一篇關於機車兩段式左轉的資料, 也是警大的論文, 因非本樓主旨, 就僅列為參考, 有興趣的人請自己載下來看:
機車左轉管制方式之探討
此處引這一段只是為了提出機車兩段式左轉的等待成本, 用於比較機車停等區對汽車的犧牲 (等待時間成本):

機車停等區, 其汽車的等待成本為: 機車停等區機車淨空, 始能起步, 一般約在 5~7 秒內, 至多估計不到 15 秒。
機車兩段式左轉,其平均等待成本為: (A+B)/2 秒, 最小等待成本為約 0 秒, 最大等待成本為 (A+B) 秒; 其中, A為進待轉區前第 1 個紅燈秒數, B 為進待轉區後的紅燈 (第 2 個紅燈秒數), 而以台北市常見的 90~120 秒來說, 可以簡單理解為 0~180 秒的成本範圍, 所以搶黃燈完全可以理解, 它是 0 或 180 秒的分界點。
這是為什麼我一向不太愛強調什麼待撞區, 因為那是部分路口問題, 但紅燈停等成本過大, 則是任何要兩段式左轉路都一律會有的問題。
該文檔第 12 頁 (p.292) 有一段話, 我就簡單貼過來作個參考... 兩段式就不談太多 (很多樓了):
(三)利弊分析
機車直接左轉係使機車與汽車擁有相同路權,其優點臚列如下:
1.機車與汽車可以在同一號誌週期下左轉,簡化號誌周期及時間。
2.機車可以充分使用道路空間直接左轉,減少設置待轉區及專用道之空間。
3.因減少機車左轉耗費時間降低機車駕駛僥倖違規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