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停等區 (不是機車兩段式左轉待轉區)

想說最近大家在吵機車兩段式左轉問題, 但好像許多人都不太瞭解機車停等區設置的緣由 (我自己也不太知道), 我相信許多人都覺得這是機車族的福利, 而且似乎機車停等區是要求汽車某一程度犧牲一些權益 (嚴格來說犧牲不了多少, 大多都距路口停止線 1 台轎車的長度而已) 那機車停等區有什麼優點?

根據過去的分析 (也很老了的分析, 15 年前的了), 設置有好處, 而成本呢, 是汽車會犧牲一些綠燈秒數...

臺北市機車停等區現況課題與疏解特性分析 (民國 95 年 6 月)

機車停等區 (不是機車兩段式左轉待轉區)
機車停等區 (不是機車兩段式左轉待轉區)
機車停等區 (不是機車兩段式左轉待轉區)


我補一篇關於機車兩段式左轉的資料, 也是警大的論文, 因非本樓主旨, 就僅列為參考, 有興趣的人請自己載下來看:
機車左轉管制方式之探討
此處引這一段只是為了提出機車兩段式左轉的等待成本, 用於比較機車停等區對汽車的犧牲 (等待時間成本):
機車停等區 (不是機車兩段式左轉待轉區)

機車停等區, 其汽車的等待成本為: 機車停等區機車淨空, 始能起步, 一般約在 5~7 秒內, 至多估計不到 15 秒。
機車兩段式左轉,其平均等待成本為: (A+B)/2 秒, 最小等待成本為約 0 秒, 最大等待成本為 (A+B) 秒; 其中, A為進待轉區前第 1 個紅燈秒數, B 為進待轉區後的紅燈 (第 2 個紅燈秒數), 而以台北市常見的 90~120 秒來說, 可以簡單理解為 0~180 秒的成本範圍, 所以搶黃燈完全可以理解, 它是 0 或 180 秒的分界點

這是為什麼我一向不太愛強調什麼待撞區, 因為那是部分路口問題, 但紅燈停等成本過大, 則是任何要兩段式左轉路都一律會有的問題。

該文檔第 12 頁 (p.292) 有一段話, 我就簡單貼過來作個參考... 兩段式就不談太多 (很多樓了):

(三)利弊分析
機車直接左轉係使機車與汽車擁有相同路權,其優點臚列如下:
1.機車與汽車可以在同一號誌週期下左轉,簡化號誌周期及時間。
2.機車可以充分使用道路空間直接左轉,減少設置待轉區及專用道之空間。
3.因減少機車左轉耗費時間降低機車駕駛僥倖違規心態。
2020-12-24 12:56 發佈
dancingra wrote:
想說最近大家在吵機車...(恕刪)

被撞是從外側車道開始左轉
然後被內側車道撞
這是錯誤的轉彎
應該先變換車道 到內側再轉彎
這樣汽車 機車都是一樣的
昨天經過某個路口,心理滿滿的疑惑
這個機車停等區至少有三個車身長度了吧?
這個路口很少經過
上次經過至少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綠燈時魚貫地順著車流前進著
看到這個機車停等區有嚇了一跳
但現在是綠燈阿,總不能停下來吧?
但進到機車停等區後車流開始有停頓的現象
這時候燈號轉黃燈了

前一台車繼續前進還不到路口的一半
我觀察著前車會不會卡在路口
而我若是再繼續往前卡在路口的機率更高
所以我就只好選擇停在這邊

究竟這麼長的機車停等區是誰想出來的啊?

立意良好但太小看人性,例如把左轉待轉區當機車停等區.
neoattw wrote:
究竟這麼長的機車停等區是誰想出來的啊?


該文有提到一些標繪不當等問題; 按該論文所述, 機車停等是橫向發展, 也就是說, 機車傾向停成橫排, 橫排停滿, 會生出第二排, 依此類推... 您提的這個案例, 其實是違反這個特性, 有點像是為了規定要標繪而做, 但沒有去理解什麼叫做一個合理的停等區規格。

從車輛運動行為論, 車輛加速是先看到綠燈, 再來會視前車已移動才開始加速, 所以這種很長很深的停等區, 只是加多這種看前車移動才加速的反應延遲時間, 對汽車來講, 倒是害人家犧牲多一些秒數, 又無法達到橫排機車同時起步的快速疏散效果, 嗯, 真的畫得不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