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名 wrote:最近看到kuga新車發表,強調用了什麼散的鋼材問一下各位, 鋼材硬一定車身結構強嗎?這樣假設好了...1800mpa的牙籤和900mpa的免洗筷誰強?誠心發問, 不針對任何品牌. 牙籤 跟 免洗筷 等比放大到車輛使用大小,哪台汽車有像你假設的差異那麼大?直接提出來比較好比較!要嘴就直接嘴!還 “誠心發問, 不針對任何品牌.”?!
用真名 wrote:我非專業, 所以舉例(恕刪) 以下是不專業觀點,有錯請高手指教那些抗屈伏強度應該是在相同體積條件下做測試一般來說車商改用高剛性材料會在確保強度足夠的前提下將體積縮小這樣才能降低重量、減少視野死角(A柱)至於誰硬,車對車撞撞看才知道
用真名 wrote:最近看到kuga新車...(恕刪) 車身結構強度來源有結構設計與材料兩個部份,結構強度又可分為抗結構變形的車身鋼性與撞擊的車身強度。很直接的告訴你現在車輛設計主要都靠電腦輔助,為了更簡單的提升車身強度更換同厚度的高剛性鋼材並增加焊點是最簡單的選擇。你的問法其實非常的有趣,因為鋼材的降伏強度是要在同厚度的情況下才會考量的,而越厚的鋼材降伏強度當然也會越高,可是重量呢?0.1mm能做的5mm的降伏強度就是一種車身強度的提升,畢竟不可能拿這麼重的鋼材造車啊!既輕又硬才是高強度鋼材追求的目標。
mPa是壓力單位鋼材以mPa衡量強度,算是國際認同的共識硬度肯定是mPa愈高就愈高,不過人體很脆弱經不起毫無緩衝的衝擊因此才產生汽車撞擊測試,評估人體受傷的程度所以鋼材硬度就是一種參考,撞擊測試也是一種參考,車主就自行判斷至於樓主問的問題,其實不是問題。你就想像你是買家,你要買硬牙籤的時候,是不會去跟硬竹筷比的,你只會想買符合你需求的硬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