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車手的麗寶賽車場挑戰 with MX-5 ND2

先自首,我的ID是十年多前玩魔法風雲會的時候取的高二ID orz
 
1984年出生
在台北市、新北市當了近20年的通勤族,私立四技拚到豬屎屋的魯蛇小工程師
2015年才學開手排車跟考駕照,接觸Hardcore賽車遊戲,玩出租卡丁車(還有結婚)
在此之前,我完全沒有開過汽車,只有騎過白牌摩托車,玩過兩次出租卡丁車
 
所以,我想我離賽車場這個環境比起一般人是相當遠的
 
求學與工作時期的經歷,讓我習慣以工程角度來思考
大方向處理好,小細節其次
所以才能在沒有背景跟大改車(主要是沒什麼經費...)的狀況下
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因為麗寶大賽道關閉了近三個月)
爬上MX5自然吸氣的單圈桿位,單圈1:57.230
 
為了不要太傷車(散熱)跟安全性,強化了前煞車
並將排氣頭段、排氣尾桶更換成原廠交換型改裝品,所有觸媒都在(還多一顆...orz)
懸吊我是一定改,原廠軟趴趴,至少不夠我用
改椅子跟方向盤?因為我身高185,不改擠不進這麼小巧的車...
 
沒有使用特軟配方或較寬的輪胎,我想以相同的輪胎條件挑戰前面的車手
沒有寫電腦或更動引擎本體 (其實2019 MX-5 ND2還沒完全破解)
沒有加裝任何拉桿,僅將原廠已有連桿更換為可調連桿(底盤角度比較好調)
沒有憑感覺跟經驗(主要是都沒有),只用各種電子設備收集、紀錄車輛與輪胎資訊
一切的調整都以收集的資料為主(除了大尾翼是我強迫店家一定要幫我裝)
 
我把自己當成車輛的其中一個部件,讓車輛特性跟自己的開法取得平衡
我不去壓榨車輛極限,車子也不會過度要求我的操控,兩者以合理的方式搭配合作
聽起來很合理,也很無趣,成果倒是挺驚人的
這是否也表示,愛車人士的注意力被轉移到[細節]去了?目的呢?
 
不知道從什麼時後開始,我感覺台灣的汽車資訊環境變了
變得不能說心裡話,不能質疑
如果單圈成績不夠快,甚至連自己的看法與經驗都沒資格提
 
我原以為跑得不夠快的人頂多是發文沒人看而已
原來連話都不能講出口,還要小心不要被部分高手看到
不然可能會被截圖拿出來寫一篇長的,放在自己經營的頁面消遣
我曾以為汽車媒體是依靠大多數的消費者關注、信任而生存
進而改變台灣的汽車消費環境(某方面來說也是有?)
後來想想都活到這把年紀了,自己也是挺天真的
 
講到這裡,我似乎沒有講到我為何是鍵盤車手
因為我的駕駛技術跟觀念有九成
是部分人口中的遊戲練出來的
是努力Key鍵盤靠零散的關鍵字研究出來的
我喜歡上網尋找車輛相關知識,不論是真車或虛擬賽車
觀看國內外的YT影片,試著理解基礎觀念
用Thrustmaster T-GT玩GT-sport練習駕駛技術,也玩PC的RF2
偶爾去八里跟老婆一起跑小馬力出租卡丁車
去員工健身房做個背槓深蹲的,普通家庭的普通人而已
 
真要說我有什麼是比的過人的
大概是有個理解且包容的好老婆,相關數據都她幫忙量測紀錄
耐得住嘲笑、孤立的自信心
一位厲害的底盤技師,一位頂尖前輩提點關鍵
還有敢把車開上場過人生第一個高速彎的勇氣吧
 
希望正在努力往車界發展,但還沒有做出成績的人
抑或是猶豫不前,想嘗試又怕被說玩物喪志的人
請你們加油,以目前的科技,模擬訓練是可以大幅降低成本且獲得一定效果的
希望跟我一樣人生首抽普卡的人可以不放棄自己的賽車夢
也希望隨著軟硬體發展,鍵盤車手可以演進為Sim-Racer,不再被當成笑話
 
YT連結:

 
照片沒有移除浮水印,謝謝場邊的攝影師冒險拍攝!
(都站在失控後會撞過去的位置呢XD)
https://imgur.com/R9CPAhz
https://imgur.com/lyivUtL
2020-05-20 2:59 發佈
改車另外一條路,先改自己的心態跟技術
有個理解且包容的好老婆

幫大家劃線整篇重點
炫耀文啦!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