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太好笑了...竟然有人坐什麼車而不知什麼廠牌?

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國產車 高嘉瑜質詢前請先做好功課


昨日新科民進黨籍立法委員高嘉瑜在立法院質詢時,痛批政府長年用關稅保護國產車廠,未來當台灣加入CPTPP時,才能讓國人擁有合理價格購車。聽完高嘉瑜的質詢全文後,忍不住想說,高嘉瑜委員真的應該在質詢前多做點功課,否則會被國產車廠及其相關供應鏈30萬就業人口感動的淚水給淹死。
高嘉瑜認為,2000c.c.以上的進口車要課徵60.4%的各式稅負,超過新台幣300萬元以上的車款,還要加徵10%的奢侈稅,但在這種情況下,行政院各部會首長,除教育部長外,均選擇進口車,顯示政府不該再繼續用高關稅保護國產車業者。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進口車的性價比較高,希望國產車業者應再努力。對此,高嘉瑜怒批:「這句話聽了50年了!」並指出,裕隆近五年來外銷數量是零,近年國產車市占率更節節下滑,與進口車形成死亡交叉,顯示民眾寧願購買進口車,因此政府該檢討汽車關稅,俾便台灣加入CPTPP時,不會形成障礙。
其實聽完高嘉瑜的質詢後,可以發覺她重視的根本不是普羅大眾能或不能用合理的價格,買到自己屬意的車款,明確地說,其實是一腳踢開她認為台灣加入CPTPP的最大障礙──國產車業者。
暫且先不談全台灣國產車業者再加上其相關供應鏈的就業人口達30萬人左右,若真如高嘉瑜所說,可能造成這30萬人失業;也假裝不知道她「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那個部分。
就單純談談國產車市占率「死亡交叉」這件事情好了。事實上,若以平價車來相比,國產車與進口車之間稅負的差別,看似僅在17.5%的關稅這件事情上,但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是,台灣各國產車廠都有其技術母廠,由於台灣汽車市場的經濟規模不夠,因此關鍵零組件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更別提許多零組件的進口關稅也同樣居高不下。
舉例來說,約占汽車製造成本兩成左右的引擎,進口關稅就和成車一模一樣,都是17.5%。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技術母廠不斷調升零件價格,台灣汽車的價格怎麼可能不上漲?而長此以往,台灣國產車又怎麼可能有市場競爭力?
再者,造成台灣車價高居不下的原因,其實根本不在於關稅,而是在於貨物稅。簡單來說,消費者所購買的每一部國產車中,其中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在支付貨物稅。若高嘉瑜真的想要為民喉舌,為什麼不提出取消徵收或乾脆廢除貨物稅?如此一來,不管進口車也好、國產車也罷,就算是最便宜的小車,都能立馬降價超過新台幣10萬元以上。
回過頭來講關稅好了,質詢中提到香港、日本、美國的汽車幾乎都是零關稅或低關稅,就算中國大陸的汽車關稅都比台灣來得低。但為什麼不說,日本、美國、中國大陸都有著非常成熟、遠超過經濟規模的汽車市場與汽車產業?事實上,與其他開發中國家相較下,台灣17.5%的關稅根本不算高,如印度的關稅是60%、巴西是35%、泰國是70%。
當然,相信很多人會說,台灣國產車業既然長不大,那麼為什麼不乾脆進口就好了?那麼,你一定沒聽過「汽車是火車頭工業」這句話。開發中國家發展汽車業的目的不單純是因為它能賺錢,或是供應本地的汽車需求,更重要的功能帶動相關產業的供應鏈的成長。另一方面,隨著汽車產業的升級,更能帶動新技術的成長。舉例來說,汽車零組件股中的東陽、堤維西都已經切進世界級車廠的全球供應鏈之中,另外,電動車相關零組件的能元、台達電、致茂、正葳、亞光、和大、群創等業者,都有機會走向世界,這才是國產汽車產業對台灣的真正存在價值。

更別提國產汽車產業及其供應鏈,正供養著全台灣30萬人,換言之有30萬個家庭正仰賴這個產業生活。
當然,如果台灣能夠加入CPTPP,對整體台灣產業來說都是好事,但對於汽車產業來說,政府該做的是什麼?政府該做的事情是增強國產車體質,使得國內的業者更能夠與國外的技術母廠形成整合戰力,切進技術母廠的供應鏈。在此同時,也要降低台灣汽車無端墊高的成本,如貨物稅等,才能讓台灣的汽車業,形成具有良性互動的競爭力。接著鼓勵台灣具有研發能力的廠商,如華創車電,在強化國產車體質的同時,共同協助台灣的國產車業者形成對外輸出的競爭力,才能在加入CPTPP後,形成正向循環。
我們期待,新科立委在爆料或質詢之前,都針對所要談的產業做詳盡的瞭解,多做點功課、多一點訪察,讓國會殿堂的質詢與討論更有品質。
.....................................................
好笑是:
高嘉瑜在27日質詢時,先問了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沈榮津,「家裡都開什麼車?國產車還是進口車?」問題一丟出來,蘇貞昌跟沈榮津第一時間都遲疑,並無立刻回答問題,過了半响,蘇貞昌才說「我那台不知道是哪種車,我名下沒車。」隨即遭到高嘉瑜吐槽「我看監察院的財產申報,你家那台是進口車。」蘇貞昌才說「那我女兒的,不知道叫什麼種,我對車沒研究。」此外高嘉瑜也點出,依照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的資料,沈榮津開的是Mazda,也屬於進口車,沈則說「那是我小孩的。」
....................................................
節錄於20200328「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200328/4009345/
2020-03-29 8:0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廠牌
不是本人的,我覺得還算正常..
我媽也不知道我開甚麼車?用甚麼手機,用甚麼電器?(電視冷氣冰箱..)
還好吧
又不是每個人都對車有興趣有感覺
尤其不是自己在用的
arno wrote:
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恕刪)

七老八十當到院長部長就說一句對車沒研究?坐車也坐了幾十年?你信嗎?光頭院長,連這個都不知道?我很懷疑你有能力把台灣經濟搞好?
別鬧了,在臺灣生活幾十年了,且還是部長級別,能不知道裕隆旗下的標示嗎?
重點是進口與國產相同價格,你會買哪個?不同的性價比,相同的價格,當人民錢太多嗎?
國外商品繳關稅還合理,國內哪來這麼重的關稅。
arno wrote:
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arno wrote:
巷仔內/倒果為因痛批...(恕刪)


其實我覺得很怪
她的論述和她的目標是兜不起來的
全部看完反而會覺得“你到底想幹嘛”

另針對關稅部份
我猜想念法律的她可能沒念過國貿課程
上次一筆錢好幾萬被偷都不報案了
不知什麼車應屬正常

竹北文興哥 wrote:
七老八十當到院長部長(恕刪)
一群LKK治國的最佳寫照
這個記者又拿三十萬從業人口在說嘴了

根本鬼扯蛋

台灣汽車相關產業三十萬從業人口

大部份的都零組件生產商,而台灣的零組件生產商,根本就不靠供應零件給國產車生存

如文中所述,台灣的市場太小,賣成車的利潤還勉強能生存,只賣其中一部份零件根本無法存活

因此台灣這些零組件生產商最主要都是外銷為主

台灣生產的汽車零組件是世界有名的,輪框、底盤件、車用電子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好品質

裕隆倒了,也不會影響這些零組件生產商的生計

反正國產車歸零,台灣的市場還是在,台灣人不買國產車也是買進口車,進口車還是要買零組件來補足這部份的市場增長(雖然很少)

對零組件生產商根本沒影響

每次在喊降低進口車稅賦,這些還在吃奶的爛車廠就拿三十萬從業人員來當擋箭牌,根本拿著雞毛當令箭

再說了,這些國產車廠還敢嘴技術要靠母廠支援

用關稅保護國產車的目的不就是希望這些車廠有機會可以成長,發展自己的技術

都保護了50年,還在靠母廠提供技術,還在靠國內稅賦保護,那幹嘛還要保護?反正這些車廠也只是那些國外車廠養的狗啊,那不如都砍砍掉,直接買進口就好。

當年靠本田技術支援的兩陽,都早以脫離母廠技術支援,都有自主開發能力了。 這些國產車廠根本就沒有想要技術自主的想法,就只是巴著政府看能多吃一年奶水算一年。不思長進的企業憑什麼讓國人一直支持?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