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食古不化的道路限速~~ 是誰制定的?

山路給你限速15公里~

是要叫你下車用推的嗎?

正常人開山路本來就會小心放慢速度~

對那些少數不要命的你限速5也沒用啊~~

設個那麼低的限速,讓經過的每台車不得不違法超速~(除了超載的老貨車)

如果真的開15公里,肯定後面塞一串後,被抓下來打~~




台中市的台灣大道機車道也是~~

限速40~

幾乎每台車都超速~~


然後,警察缺業績時~~ 呵呵

看誰倒楣被偷拍吧~~


為什麼不定個大部份人都能遵守的限速呢?




真想知道,制定限速的是什麼天才的人啊~~

另外,正義魔人別跟我鬼扯限速是專家考量安全所訂的不能改~

那當初雪山隧道開通時限速60是怎樣~
2019-11-07 8: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道路限速
boodykuo24 wrote:
山路給你限速15公里...
那當初雪山隧道開通時限速60是怎樣~
(恕刪)




台灣的道路速限制訂基本上是參考用的.

但最重要的意義是用來做為開罰單的依據.

例如規定一百公斤以下的黑鮪魚不能捕撈,抓到必須放回海中,

當百公斤以上的黑鮪魚魚獲越來越少時,漁民會不會請願要求把標準降低?

交通部內部曾有提案討論:是否把目前上限10公里才取締的寬限,縮小為5公里.以增加超速取締數量.

後因消息曝光,民意反彈,才撤案.

至於雪山隧道開通時限速70公里 連一公里的寬限都沒,行車需保持50公尺間距,

違規可連續開罰.就算一趟路開你24張罰單,一樣有效.

後來雖已稍放寬,但一開始制定的這種未達快速道路水準的運輸效能,

至今仍是雪隧成為國五交通毒瘤的主因.
boodykuo24 wrote:
山路給你限速15公里...(恕刪)


就老人家的交通部長啊= =
他老兄坐的是司機開的車又不是自已開
就算快遲到了,還能請警察開道…
難不成你敢嘴@@?

要你慢是怕你出事,人民會抱怨
那不如慢一點,至少該做的做了
慢還出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懂不? 官啊~

國外的學者專家根據各種理論訂出來的
不服你可以去當學者專家推翻他們
政府官員制定道路限速都會採用最保守的心態來訂
至於實際上路會不會塞車或車流不順暢
並不是首要的考慮
所以才會出現那種不符時代潮流的低限速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裡面解釋了先進國家對於道路速限的設計方式

我覺得很有道理,但一時找不到文章來源,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國外對於道路速限的設計多會採用理性車速限制

基本概念是,大部份(一般是以80%駕駛人作為參考標準)的駕駛人,在一條道路上會根據實際道路條件而選擇他的合適車速

譬如一條又直又長視野又開闊的道路,大部份人會覺得這樣的路況開個100很正常,這條道路的理性車速就是100

同理,譬如一條路不平,又窄,視線又差的路,大部份人可以開30就覺得快要無法應付了

這個就是理性車速的基本概念


所以一條路的速限是多少,並不是交通部在路邊插一根智障速限能決定的,譬如玉長公路就是很常見的一個案例

這條路又直又長視線又好,隨便開個80都覺得輕鬆自在,結果交通部給的速限是40,被罵到臭頭後放寬到50

這就是一個交通部挑戰人類理性的一個常見案例

你今天要造一條速限40的路,就該讓這條路開起來感覺時速40就差不多了。但是造了一條開起來感覺80都很輕鬆自在的路況,卻插一隻速限40/50的限標,這種反人類設計就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會幹的事

換言之,一條小巷子裡,就算你設定速限是60,大部份駕駛並不會因為速限60就開到60,而只會維持在30~40的理性車速

反之一條路又寬又直結果速限40,大部份的駕駛一樣不會理你,而會以他舒適的車速來開,當然看到測速照相時理性駕駛會減速

但過了測速路段,正常人又會把車速加到他覺得舒適的車速


這裡要理解一件事,理性車速每個人不同,但大部份的人會趨於一致,當然會有少部份人在高速公路開80就覺得好快,也會有人開140覺得有點慢,這些極端才是交通法規該限制的族群。


以這個標準來看,你就會發現交通部的腦子真的跟屎沒兩樣

今天一條道路,理性車速是80,是因為你這條路在建造時就給了駕駛人這樣的反應。蓋一條應該開80的路卻限速50,這不是腦殘那什麼才是腦殘?

當然很多時候,有很多因素必須要降低車速,譬如進入城鎮前理應降低車速

而此時該如何讓駕駛人減速? 不是在路邊插幾隻牌子,而是讓道路感覺起來需要減速,譬如縮減道路寬度,很多道路甚至實際寬度不變,只是用標線就能讓駕駛自然減速。

那臺灣交通部是怎麼做的呢? 先插牌子,不行就插測速照相,現在最愛插區間測速,有問題,照相就對了。


至於道速速限能不能改,其實是可以的,因為理性車速除了跟路況有關以外,跟車輛條件也有相關

一樣的路,舊款車開100就感覺快起飛了,新世代的車可能感覺開110還很輕鬆。所以隨著時代進步,一樣的道路是可能有不同的理性車速的。

至於台灣的速限設計? 那就是一個亂七八糟

原始設計車速70的道路,發生車禍被釘上,交通部的標準作法,降低速限。又車禍,再降速限。降速限沒用,插測速照相

東海大學前的中港路(現臺灣大道)就是最好的例子,中港路原速度設計是70,但東海大學校門口連續發生幾次死亡事故後

交通單位的因應綽施是什麼? 就是把速限一路降到50,但一般人根本不理他,於是從坪頂到東大路口短短幾百公尺就插了三隻測速照相。 喔~ 忘了說,那幾起死亡車禍是砂石車右轉,機車被內輪差捲入壓死。還有大貨車夜間在路邊違停,機車沒看到直接撞上貨斗撞死了。 交通局 : 降低速限。
yagami7215 wrote:
之前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恕刪)


鬼島犬官永遠認為速度能治百病,永遠不會把路權優先順序作為第一考量。

會發生兩台車以上的碰撞事故,一定是有一方的路權被侵犯,跟速度幾乎沒甚麼關係,而我們的犬官的腦裡想的就是:「哪有上路不車禍的,不要死傷太嚴重就好了」,所以就在那整天搞測速、降速限,從來不會去想為什麼會車禍。

你去問那些6、70歲以上的老番顛,他們也會跟你講速度可以治百病


所以我不禁要問,民國4、50年代一直到民國7、80年代,到底是甚麼樣的環境造就了這些老屁股.
這就是台灣交通政策的盲點了,以往來高雄與屏東的高屏大橋為例,快車道三車道速限70,但是車輛速度往往都接近100,機慢車道很窄常常發生擦撞,速限40公里,但是上下班通勤的要道,叫機車騎40,那不就是不食人間煙火嗎?為甚麼不蓋一座可以時速70的大橋呢。
一堆官員還肖想把速限降低勒!
根本是在降低自己的智商!!!

限制國產車時速就算了,
開為了跑德國無限速打造出來的車還要被限速?
是馬路品質太爛還是工程有問題?
AriesKao wrote:
就老人家的交通部長啊...(恕刪)

雖然交通部感覺是桃太郎部隊
專收各單位汰除或是選舉失敗的人員
在台灣也只有正副元首跟行政院長可以由員警開道
這種特權連韓準總統都還不能享有
不要亂黑交通部長
風~~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