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進口車大軍壓境 國產車促降引擎進口關稅

關稅保護的不夠? 拔配備還嫌賺不夠
關稅保護是扶植重點產業
這些代工業還要人民納稅錢弄利潤啊




和泰車表示,熱賣款RAV4目前是進口車,要向日本原廠爭取國產化並非不可能,但必須視政府提出的條件。必須有足夠的誘因,才能爭取。

今年7月國產車與進口車的比率為55%比45%,與前七月的比率相差不多,主要是今年幾款國產車的銷售量拉高,像是Toyota Altis、Ford Focus、Nissan Kicks的新車銷售告捷,有效拉高國產車的戰力。不過進入農曆7月,在幾家主力車廠的夏季競賽結束後,國產車幾乎是呈現半休息狀況,進口車則不受影響,傳統7月的進口車銷售都超過國產車,今年看來也不例外。

去年國瑞汽車因為Altis新車款尚未導入,外銷中東驟減,以及少了兩款國產車,使得國瑞產能利用率大減,甚至破天荒的放了七成薪的有薪假假。這家被視為全台最具競爭力、曾經年產10萬台的大車廠也面臨困難,更使台灣汽車產業的前景與競爭力格外令人擔心。

車輛公會在今年5月獲得共識,將向經濟部爭取降低關鍵零組件的進口關稅。選擇台灣沒有、或是極少生產的零組件降低稅率,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與進口車的競爭能力。



出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3971699
2019-08-06 17:16 發佈
突尼西亞皇族 worte:
關稅保護的不夠? 拔配備還嫌賺不夠
關稅保護是扶植重點產業
這些代工業還要人民納稅錢弄利潤啊

今年7月國產車與進口車的比率為55%比45%,與前七月的比率相差不多,主要是今年幾款國產車的銷售量拉高,像是Toyota Altis、Ford Focus、Nissan Kicks的新車銷售告捷,有效拉高國產車的戰力。不過進入農曆7月,在幾家主力車廠的夏季競賽結束後,國產車幾乎是呈現半休息狀況,進口車則不受影響,傳統7月的進口車銷售都超過國產車,今年看來也不例外。

去年國瑞汽車因為Altis新車款尚未導入,外銷中東驟減,以及少了兩款國產車,使得國瑞產能利用率大減,甚至破天荒的放了七成薪的有薪假假。這家被視為全台最具競爭力、曾經年產10萬台的大車廠也面臨困難,更使台灣汽車產業的前景與競爭力格外令人擔心。

車輛公會在今年5月獲得共識,將向經濟部爭取降低關鍵零組件的進口關稅。選擇台灣沒有、或是極少生產的零組件降低稅率,降低生產成本,以提高與進口車的競爭能力。

別傻了,依慣例降低引擎關稅後國慘車絕不會降價。
所有降稅位車廠荷包考量,你我出錢不可少!
國慘車進口車該是讓沒競爭力的國慘車收起來的時機到了。
國瑞投資60億將產線改為TNGA底盤的產線,這樣的停線跟生意好壞無關。
突尼西亞皇族 worte:
關稅保護的不夠? 拔...(恕刪)


是因為國產車有進口件,所以才會賣比較貴嗎?
大便藥原來一粒兩圓。

現在國產一粒伍圓,是裝了飛機引擎又。
zxcvbnm4825 wrote:
是因為國產車有進口件...(恕刪)



台灣沒有多少東西是國產的
不只是汽車產業
你吃的米很大可能是泰國 來的
你喝的茶很大可能是越南來的
更別說小小的一個塑膠零件
都可能是進口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對於國產車這三個字有誤解

我以為敢稱之國產車就應該是重點零件都是台灣研發製造的

如果不是,充其量只是國組車
突尼西亞皇族 worte:
今年7月國產車與進口車的比率為55%比45%,與前七月的比率相差不多,主要是今年幾款國產車的銷售量拉高,像是Toyota Altis、Ford Focus、Nissan Kicks的新車銷售告捷,有效拉高國產車的戰力。不過進入農曆7月,在幾家主力車廠的夏季競賽結束後,國產車幾乎是呈現半休息狀況,進口車則不受影響,傳統7月的進口車銷售都超過國產車,今年看來也不例外。...(恕刪)


這樣看起來我納好像沒什麼戰力...........
catjo87 worte:
突尼西亞皇族 worte...(恕刪)

我納是指不熟悉台灣路況,積碳抖動熄火,被大陸自媒體被封為工業XX,只敢發文嗆聲,至今不敢提告的那個品牌嗎?
我記得好像是進口整車有關稅優惠
但是進口零件組件等卻沒有同等優惠
造成進口車因優惠,價錢可壓下來,但國產車因為只進口零件,價格壓就不下來
也間接造成國產和進口車價越來越近
尤其是小廠,零件更不可能像是國際大廠那樣的巨量採購,購買價錢就更沒優勢了
猜測同個零件,豐田和Luxgen採購的價錢可能就會不同,也相對造成成本差異

以上有錯請糾正
回想多年前的台紐免關稅簽訂後至今,不見自紐西蘭進口的物資(例如奶製品、奇異果)有降價,反而是售價節節上漲,這中間的免徵關稅價差落入進口商的口袋,台灣的貧富差距加大,路上進口名車滿街跑,所以政府降低關稅措施只有肥到了進口商。
政府以舊車換新車的減徵5萬元貨物稅措施,好像讓車商先調高售價,然後再打著以舊換新折5萬元後的售價吸引購車者,這種慷政府美意及以舊車換新車車主之慨的虛假報價、商業行為令人作噁。如果以國產車不扣除5萬元的原價相較進口車,真的是國產車進口價,這中間價差又是肥到了國產車廠商。
如今這些貪婪的國產車商又要促政府降引擎進口關稅,果真如此,消費者也別指望這些國產車商會降低車價,這中間的利潤又再度落入國產車商的口袋了,政府官員有那麼笨嗎?當然又是為了選票考量,選舉需要企業金援資助,所以政策被企業牽著走,難怪和泰的股價會飆漲到那麼高的價位,真是變態又可憐的台灣。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