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不贊成。
是特定族群沒錯,但不是弱勢族群啊!!
憑什麼拿補助!!!!
還不如補助所有大型車輛去強制安裝 盲點偵測 自動煞車
這樣對社會還比較有幫助
不爽~~~
不過計程車族群的確算是弱勢族群
而且還有小孩要養
原住民也一樣
看事情要連他們的生活背景和環境也一起全盤考量
撇開跑景點和機場的那些
看看那些市區的靠開計程車養的家庭 狀況是滿可悲的 這就是台灣的現狀和悲哀 社會結構的畸形和無奈
幫他們換車也算是造福乘客和他們的小孩 尤其是大部分計程車駕駛素質差又要對抗uber競爭 苦的是他們無辜的小孩。
但是這個政策再度顯現這政府治標不治本的華國思維通病
追討大企業逃漏稅、讓員工勞權得到保障的公司(例如有正常運作的工會)大幅度減稅 才是結構改變的源頭。
100%贊成經費應優先補助大車強制加裝安全系統。削弱既得利益者、削弱強者(大車因為有靠山有恃無恐)增加公平性,一向都是補助弱勢的基底石,只有先做了這個才能讓補助的效益最大化,因為有權有勢者在任何政策面前一向有最快速的方法找到漏洞、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
鬍鬚小哥 wrote:
這篇方向不太對...(恕刪)
所以我說這是華國思維通病阿,從古蹟維護就知道,一窩蜂賺觀光財的嘴臉那麼難看,卻不想一下怎麼保存文化、讓觀光品質提升。
治標不治本,也沒魄力改變結構,看到誰弱勢就補誰,錢都花在補丁上,卻不想一下怎麼從源頭下手
所以我說的就是政府想法(也沒錯)但是必須先從更大的地方著手,補助才能補的「有效、心安理得、給人民覺得公平有交代」
所以100%同意先補助大車和幼兒的教育及生活資源
你知道為什麼他們喜歡補助計程車司機等等的「家長」而不是直接給「小孩」嗎?
因為華國最愛家庭「連坐制度」
弟弟殺人,哥哥也被拿出來檢視
有壞爸爸,小孩就被懷疑是不是也沒出息,請問家人做的事情干個人屁事?每個人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沒品的人最先被說「沒家教」,也不去思考他的人生遭遇和本身的素質,好像無限上綱家庭的影響性就能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從反同婚說:小孩都會變成同性戀⋯等等,也看得出來)
這樣的文化陋習難怪會有這樣的政策想法嘛,治本而不去治標,這是我想表達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