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真正解決信心問題,辦法是政府立法強制規定年銷售量超過一千五百台的車款(例如神A),政府隨機抽樣的運送五台到Euro-NCAP有約聘的實驗室做撞擊測試(似乎美國 IIHS 不外接案子)。並請實驗室直接公開成績與國外同款大車拼。
由政府操辦,全部成本費用向車廠(車商)徵收負擔,不選用特供車,全台門市隨機抽樣拿車。
台灣ARTC甚至就算是有NCAP,也還要很多年才能對測試的全面性和成績建立信心,又加上量太小,營運成本效益不高。請Euro-NCAP有約聘的實驗室代測這樣成績公信力與滿足大眾對車廠(車商)安全公信力之間就可以取得妥協平衡。
大家買車時,這樣可以有個客觀的考慮標準,知道自己花多少錢買什麼樣的安全,自己甘願。
我這個想法會被查水表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