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北投區西安街1段281巷晚間7時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輛由陳姓男子(51歲)駕駛的台北市交通大隊委外拖吊車,從西安街左轉281巷時,疑似視線不佳撞上行走斑馬線穿越281巷的張姓婦人(74歲),老婦當場被捲入車底,失去呼吸心跳,警消獲報後到場,以千斤頂頂起車底,將她送往台北榮總急救,不幸仍於晚間8時許宣告不治,警方目前封鎖現場,正釐清車禍發生原因。
開拖吊車近20年的陳姓駕駛說,當時他依號誌左轉281巷,完全沒看見婦人穿過斑馬線,等到人被捲到車底才驚覺輾到東西,緊急煞車下車查看,發現婦人倒臥在血泊中,他認為婦人穿深紅色衣服才讓他沒察覺有人過馬路。
警方表示,陳姓男子並未酒駕,目前仍在現場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並採證,釐清事故發生原因,也積極聯繫婦人的家屬到場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3&v=fDi1Xzyir6s
=================================================================
周周都有大車輾斃斑馬線上行人的新聞
大車駕駛卻仍只會質疑行人走路玩手機,過馬路不專心,甚至穿深色衣服導致自己看不到
卻從不檢討自己該注意斑馬線上的行人
容我引用James273302 大說的話:
“行人在馬路上小心是nice to have. 不是 must have. 更不能在出事後以此要求行人負擔責任. 車輛駕駛在路上小心駕駛, 是 must have, 不是 nice to have. 交通環境設計與車輛駕駛責任架構了行人安全的第一層, 也是必要的一層 在這之上, 行人自行注意安全為額外一層, 不能視之為必要的, 因為行人能做到什麼程度, 因人而異, 社會不是只容許身強體壯年輕人生存的. 能照顧到社會每個階層的人, 才是進步的社會。”
"過馬路的行人也是要注意車子" 之類的話
------------------------------------------------------------------------------
去年的新聞, 光台北市行人死傷就有 622 人, 68% 是行人本身違規..
反過來說.. 32% , 也就是 199 人, 並不是因為自身的違規.. 這只是在台北市而己
說實在, 這就是台灣駕駛人心態問題.
小時候爸媽教你過馬路最主要都是教你要看著交通號誌, 遵守交通號誌的過馬路.
並不是教導你綠燈過馬路也要很小心被避免被車撞死.
檢討事情通常只要對症下藥才能改善事情發生的因素,
去討論其它無關的事, 只是浪費時間,
功能不對跑來討論良率好不好, 只是別同事看笑話, 讓老闆覺得腦袋瓜有問題..
-----------------------------------------------------------------------------
啊.. 今天光被輾過的新聞就三人以上... 大概是這樣.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