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20190215/1517724/
警方封閉中內線車道進行拖吊車輛作業,造成南下車流回堵10公里長。不料,40K處又發生6輛車追撞事故,目前國道警正處理中,請用路人小心駕駛。(突發中心張沛森/桃園報導)
【宣導】
「拉大車距駕駛法」的核心理念在於穩定車速→避免產生塞車波→有助紓解塞車
【預備知識】
西成活裕教授所提出的『吸收塞車式駕駛法』,就是在行駛時有意加大與前車的距離,這樣就算前車突然緊急煞車,也不需要立刻減速,能保持車流的行進,後方車輛也就不會跟著煞車,如此塞車的情況便能較快緩解
【拉大車距駕駛法1】減少車速波動,紓解塞車
[刻意示範勿模仿] 嚴重塞車時,即便是極端的拉大車距(定速),最終還是跟上前車,代表那些加速煞車、加速煞車、加速煞車都是多餘的,使用正確的話不但不影響車流,還有助減少車速波動,進而紓解塞車
【拉大車距駕駛法2】「小區域塞車」運用
以即時路況APP預見前方塞車,提早1km減速,紓解塞車之餘,更減少急降速造成的事故機會,日行一善
【拉大車距駕駛法3】人工機動速限
塞車時拉大車距(穩定車速),塞車路段前提早1km減速(化解塞車波),有助紓解塞車,衝的快又怎樣(沒預見前方塞車),還不是被前方車陣擋下來
【拉大車距駕駛法4】先停下來就輸了
拉大車距,吸收塞車波,避免定點停下
【拉大車距駕駛法5】提早500米減速 (匝道出口定點)

原理同國外的「機動速限」(圖片右半邊)

來源:herblee大
該快就快,該慢則慢,提高道路效率,改善交通
---
其他分享
●《實錄》會閃大燈的龜車,厲害了!
●《實測》國道路肩速限60好安全,4分鐘被刷卡37次、超車15次
●《數據》各廠牌銷售量走勢/市佔率差異 (2013~2019)
●《數據》台灣汽車市場「國產vs進口」銷售量 (1994~2019)
●《TESLA知識家 #0》電動車的使用習慣/流言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