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車60%綠組件來自台灣,那台灣的電動汽車產業在等甚麼?

過新年,老是看那幾個帳號的廢文,來點有意義的吧。

出處: CSI 台灣服務業聯盟(台灣服務業聯網 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輔導) http://www.twcsi.org.tw/topic_detail.php?Iid=1628

過去幾十年以來,台灣已經從設計、製造3C產品,累積相當深厚的電源管理、電池模組、材料等技術。部分領導業者已經有能力放大、衍伸、深化3C產品的電源管理、馬達控制和機電整合能力,供應給電動車。在電池技術上著墨的公司也相當可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鋰鐵電池最上游的關鍵材料,已經有長園、尚志等獨步全球的業者出線,連日本車廠都來洽詢。

在電動馬達方面,除了東元、大同這些大型馬達業者之外,台中附近有不少中小型的馬達工廠,因為工具機產業興起,已經被多樣少量的馬達訂單,磨練出一身靈活彈性的好功夫,正好符合電動車的需要。特斯拉電動車的馬達動力系統中,約有近9成零件,是由富田、公準和高力等台灣業者供應的。


台灣不該只有那智傑做電動車,政府應該鼓勵(強制)其他車廠加入吧。

效法大陸,賣汽油車得搭配一定數量電動車,否則削減汽油車生產配額!!



中國大陸從2019起生效的新法規,凡是一年製造或進口3萬輛以上傳統汽車的業者,必須達到NEV評分標準,計算方式大致相當於生產及進口NEV必須占10%,不同型的NEV的分數也不同。車廠如果未達標準,必須向其他車廠購買分數,或接受罰款。
2019-01-01 13:01 發佈

台灣下一個機會跟產業就是電動車
不管是機車還是汽車,最好是能有品牌
半導體面板都是代工....
我的直覺是...

做零件跟整合....

是兩碼事!
(除了本土企業不長進這個因素除外...................)

KPIV wrote:
過新年,老是看那幾...(恕刪)

allenchu20 wrote:
我的直覺是...

做零件跟整合....

是兩碼事!...(恕刪)


您的直覺是對的!!

各國政府都在向前衝,台灣政府卻是停滯不前,殊不知...鞭子與紅蘿蔔必須雙管齊下,台灣的電動車產業才能有所突破。

光只有華創車電一家。恐怕是創造不出電動車產業鏈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