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Uber合作租賃車巡迴攬客,車程必須高於1小時

交通部擬祭「Uber條款」,禁止Uber合作租賃車巡迴攬客,車程必須高於1小時等規定,以此區分清楚計程車客運業及租賃業營運範圍,租賃業不滿原有權益遭侵害,昨晚協商到10點仍然破局,今天照樣發動500輛車到交通部外抗議。

我個人對於uber或是計程車沒什麼特別的偏好
我本身都會搭(主要是看哪個便宜搭哪個)
現在uber的價格我覺得跟計程車其實沒差多少~
不過這樣以後會不會有乘客叫不到車的窘況?
1個小時以上一般人來說就不太會選擇搭乘計程車了吧…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大大們對於這條法規怎麼看呢?
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8B15L03M1
2018-11-28 14:02 發佈
希望Uber能撐下去
不然小黃素質沒辦法提升
Uber從頭到尾都被禁的莫名其妙,為了保障傳統小黃所以禁Uber?
怎麼不會為了保障台鐵市場而高度苛求高鐵營運條件!?
傳統小黃的素質本來就很爛,沒有類小黃的運輸市場出現造成競爭壓力,傳統小黃無法主動提升自己,那就讓市場競爭來淘汰,或是感受壓力後正向提升自己因應市場需求!
所以我認為應該讓傳統小黃與Uber對等競爭市場,讓消費者與被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來決定市場,而不該再讓交通部決定誰能擁有市場!
很好呀. 因為UBER並不昰真的合法.
乘客真的出事, 認真的說起來, 這權益要怎麼算? 或者是責任怎麼分擔?
例如坐UBER, 結果UBER撞死人...這誰要負責? 身為乘客的你是租車的人耶.

不過老實說啦, 計程車起跳的要1百或1百多的"鄉下".. 如果有UBER加優惠碼, 有時短程真的還是便宜不少.
台灣的法規真的把配套都做好的感覺不多.

我在新加坡坐過UBER,那時好像新加坡也吵的很兇,但後來 UBER 就賣給了一家叫 GRAB 的公司.

後來也只有這個可以用了. (但也等於他就是 UBER 了是嗎? )

身邊的朋友有很多真的只叫 UBER, 我自己是習慣叫台灣大車隊.

不過台灣大車隊現在叫他的車, 也會出現私家車, 而不是黃色的計程車.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GRAB 打敗了 UBER 的故事我沒有深入, 但總覺得新加坡還是有在叫車市場上有一定的開放程度, 不然 GRAB 也不會獨大.

台灣是在很多法規訂的不好, 公務員也怕死, 所以很難有創新的產業發生.

印象中之前有一家 FINTECH 的公司叫櫻桃支付, 好像也是因為法令的關係, 就被移送了, 新聞還吵的挺大的. 哎~



那也是計程車
有注意的話車牌仍是白底紅字
現在計程車已可以不限車色

.:吉米:. wrote:
台灣的法規真的把配...不過台灣大車隊現在叫他的車, 也會出現私家車, 而不是黃色的計程車. 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恕刪)
whathell wrote:
很好呀. 因為UBER...(恕刪)


開車的負責啊?請問有什麼問題嗎?

Uber很好啊,車子比較新
司機素質好太多了⋯⋯

還可以雙向評價

我是不知道哪個國家發生車禍要乘客負責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