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兩岸汽車品牌和產業對比

納智捷 vs 比亞迪 吉利

htc vs 華爲 小米

IDF戰機 vs J20 C919



htc 納智捷都進入了中國 俄羅斯市場, htc更是美國 日本 歐洲市場都曾經熱銷 但最後卻節節敗退 問題出在哪裏

吉利汽車開始做車的時候中國市場都被合資品牌車佔完了 中國政府當時是不允許私人企業搞汽車的
不給李書福發牌照 說汽車市場飽和了

結果李書福到處哭訴 說給他一次失敗的機會 哪怕失敗了也不怪政府 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最後收購了一個市場上已有的汽車品牌 才順利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比亞迪的王傳福也是 當時爲了牌照到處求人 收購了西安的一個汽車小廠後才順利拿到牌照
現在比亞迪的k9電動公車都賣到臺灣了

王傳福還說的過去 起碼是中國大陸一個研究所的專業研究電池的技術員
而李書福居然是一個放牛娃 大學都沒有念過的農民 居然可以把只有歐美日韓才能玩轉的汽車工業玩的那麼溜


爲什麼民主體制下的臺灣品牌 幹不贏共產專制下的中國大陸品牌,就好比韓國幹不過北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台灣和美國 日本關係又好 可以很好的從美國 日本引進技術 idf當初就是用美國的技術 零組件做起來的 最後居然做沒了 培養的人才還被韓國吸收
台灣政府還曾經說過國艦國造 最後又沒有下文 而中國的航母 核子潛艦都快出來了

大家有什麼看法 各抒己見
2018-09-07 10:48 發佈

nihaotw2013 wrote:
納智捷 vs...(恕刪)


人家狼性,知道要進步

雖然一開始東抄西抄,但是改善了缺點,發揚了優點

也是賣得嚇嚇叫,連原廠也得合資做車,沒辦法為了市場不得不低頭

中國有市場規模,可以賺到錢,也是不爭的事實


反觀阿斗企業,只想拿補助,然後拼湊一些東西來交差

還跟純樸的島民洗腦 : 買納智捷就是安全,就是愛台灣

說是自主品牌自主研發,結果引擎零組件也是來自中國


留一些給其他網友補充


民主體制 受限法令與傳統道德思想反而綁手綁腳
專制體制 幾乎是想怎麼做都行

你看大陸施政 多麼有效率
台灣施政 常常被人民反對 成效不彰
音浪太強~ 不晃會被撞到地上 !
看文章內容好像跟車子沒很大關係
感覺發錯區了? 七嘴八舌不是就很合適嗎?
ctchens wrote:
人家狼性,知道要進...(恕刪)


本田 豐田進入台灣也得跟本土企業合資啊 是不是臺灣人台尊重知識產權 沒有偷學日本技術?

htc 納智捷都進入了中國 俄羅斯市場的啊 htc更是美國 日本 歐洲市場都曾經熱銷 但最後卻節節敗退 問題出在哪裏


吉利汽車開始做車的時候中國市場都被合資品牌車佔完了 中國政府當時是不允許私人企業搞汽車的
所以開始的時候政府不給李書福發牌照 說汽車市場飽和了

結果李書福到處哭訴 說給他一次失敗的機會 哪怕失敗了也不怪政府 自己承擔所有風險
最後收購了一個市場上已有的汽車品牌 才順利獲得汽車生產資質

比亞迪的王傳福也是 當時爲了牌照到處求人 收購了西安的一個汽車小廠後才順利拿到牌照

現在比亞迪的k9電動公車都賣到臺灣了

王傳福還說的過去 是中國大陸一個研究院的專業研究電池的技術員

而李書福居然是一個放牛娃 大學都沒有念過的農民 居然可以把只有歐美日韓才能玩轉的汽車工業玩的那麼溜 太神奇了



nihaotw2013 wrote:
納智捷 vs...(恕刪)


如果台灣沒有那樣的政治關係
不會輸新加坡

faxio wrote:
民主體制 受限法令...(恕刪)


朝鮮 專制

韓國 民主

這兩個表現又截然相反 讓人想不通

japanwind wrote:
看文章內容好像跟車...(恕刪)



手機 飛機都是小衆 不具有代表性

但是汽車品牌是一個工業發達的經濟體的象徵 台灣要證明自己的實力 過不了汽車這一關 必須發展出一個強大的汽車工業出來

臺積電比什麼??
臺塑比什麼??
宏碁華碩比什麼??
新加坡没有品牌,薪水不是很高。
要比,也要拿前幾名權值股比,
拿己失敗的品牌,比現在成功品牌。
都亂蓋一通...我今年8月才到中國一趟 我也有座滴滴打車有問開車的師傅 哪邊進口車 會比合資車好 合資車 又比國產的自品牌好 國產的自有品牌 車外觀內裝都做得不錯 但是引擎 2-3年就容易懷了 所以大多數的老百姓第一優先考慮進口的 沒錢才會買合資車 還是自有品牌車 哪邊的自有品牌車 真的太多了 市場太大 所以納智捷 會賣得好 才有鬼呢 連我常座日產的TEANA 在他們眼中才一般般 有谁願意買一台車 2-3年 就常修車得嗎 錢多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