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的黏度?

以前車就是丟到保養廠,什麼都不管不學的,反正保養好付錢開回家。

然後前陣子聽說換了某某機油之後就會變得很順,很省油,就開始上網查機油的相關資訊。

但是我有些疑問
1.機油是用黏度來表示的,既然黏度越高不就越稠,可是機油是拿來潤滑的呀,應該流動性要越好才對吧,跟我認知上是相反的。
總之黏度越高就是越好的機油嗎?(不過也越貴就是了)

2.台灣極難見到0度以下的氣溫,是不是就不用管機油的第一個數字了,像是5W 10W 0W在W之前的數字
2017-05-21 23: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機油 黏度

女生教我的事 wrote:
以前車就是丟到保養...(恕刪)


黏度會跟著溫度升高而變低....以前的的機油技術比較不發達
得靠著高黏度,以確保油膜的強韌與確實附著在機件上

現在比較新的觀念是,渦輪溫度高,所以要低黏度,高流動性
快速的把多餘的熱跟油泥從機件上帶走....
至於油膜的強度,用過岡本001的就知道厚薄跟強度
不一定是有直接關聯的呀......
目前的新車多數都是用0/20的,也是為了省油,以前都是用10/40,老一點的車可能15/40,前面號數越大越黏,像齒輪油就是70w,80w,越薄的號數在低溫流動性較好,如果車子有吃機油都會建議用黏一點的,但黏度越高就幾乎是礦物油,沒有合成的,我記得是這樣

ericsac wrote:
目前的新車多數都是...(恕刪)


您是不是搞錯了...
單級跟複級機油先分清楚吧。
通常越黏的油
HTHS越高

好像世界第二大車廠曾經表示過
HTHS低於2.7以下無保護能力

XW30,HTHS通常在3.5
XW20,HTHS好像只在2.7

有些車廠引擎鼓勵使用XW20
結果引擎好像會有汽門聲等問題

我自己是認為30,40是很不錯用的黏度
不會太黏吃掉動力,渦輪也散熱快
也不會不黏,HTHS過低而無保護能力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