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康
一聽到遊覽車出事,第一個想問是不是大陸團?第二個司機有沒有什麼問題?
人一上車,命就交到司機手裡,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年輕女性愛搭UBER的原因,270度的大轉彎,嚴格規定速限40公里,為什麼要開60公里?不管什麼原因,除非是煞車失靈等機械故障,司機都要負最大責任
至於司機為什麼要超速轉大彎,可能是太累了,恍惚之間放鬆了注意力,控制不好方向盤及煞車,也可能是歸心似箭,想早點結束行程回家。遊覽車翻覆之後,在地上滑行,為什麼整個車頂都被削去,座椅都飛出去?
就算綁安全帶也沒用。顯然掛著「VOLVO」標誌的車體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完全不堪一擊,在地上滑一滑,摩擦力及撞擊力就讓車子解體。
我開過很多次國道5轉國道3那條路從宜蘭回台北,好大的一個彎,腳要控制煞車及油門,手要握緊方向盤,全神貫注不敢輕忽,開那段路是很緊張的,交通部長賀陳旦說路沒問題,說的是路沒有坑洞,
但那種設計,對駕駛是一大考驗,有時下大雨,車子又多,真是危機四伏,高公局難道不能加強照明及反光裝置,增加安全性?
湊合過日品質不究
除了道路,主要的問題是司機有沒有過勞?為何過勞?遊覽車煞車有沒有故障?
車體為何如此脆弱,像紙糊的一樣?如果從德國、日本或美國進口小汽車的底盤,甚至只進口底盤的構成機件,如傳動軸、齒輪箱、差速器……然後在台灣組合,
套上類似一般鐵工廠作業環境,打造的車體,你敢開、敢坐嗎?
如果這樣的車你不敢乘坐,為什麼這樣組成的超高遊覽車,跑那麼遠的路、爬那麼高的山,還由一個經常過勞的司機駕駛,那麼多人敢搭乘呢?
台灣的薪資普遍不高,物價除了房子一般也不高,大家省吃儉用、精打細算,日子湊合湊合也能過,但品質就不能太講究了,所以櫻花總是要賞的,去京都機票1萬多,去武陵只要850,
想學國外的雙司機、風景區司機專用休息室、開多久休息多久、遊覽車整車進口、禁用老車、不能用再生胎……一切都很好,
但你要阻擋利益團體「組裝車業者」透過立委施壓政府,又要讓消費者願埋單,一趟武陵遊可能不是850元而是1500、2000元,最後又會成為紙上談兵,等到又發生重大傷亡車難,再來從頭到尾檢討一遍,各種檢討內容還是一樣。
「遊覽車 災難只會不斷的輪迴」??
電視廣播主持人
安全性跟國外的巴士相同
據說連日本都要來台灣採購遊覽車
分享被台灣遊覽車的打入市場的日本遊覽車
我絕對相信部長說的,對台灣遊覽車有信心
台灣遊覽車絕對比日本遊覽車安全
而且台灣有美美的車體彩繪,這是日本車單調車體顏色所沒有的
這一台JR巴士是2015年出廠
這台車有配備豐田日野集團最新開發的PCS
萬一前方有狀況車子會自動煞停,在Lexus最新主打的廣告可以看到
HINO-安全性能
1.VCS-防止翻車,打滑
2.EBS煞車系統
3.車道偏移警示
4.瞌睡警報
5.底下附一張床可以睡覺
6.PCS-自動煞停系統
7.駕駛座安全氣囊
8.駕駛座結構強化-實際撞擊測試









去年民眾拿日本氣象廳報告質疑氣象局說
平地會降雪
台灣氣象局發記者會澄清說
台灣平地不可能會降雪
台灣民眾不要有國外月亮比較圓的迷思
以上比較
台灣遊覽車確實比較好
請台灣民眾不要有國外月亮比較圓的迷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