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終結ARTC獨家壟斷怪像

公共政策平台聯結附議

http://join.gov.tw/idea/detail/15bb4f45-1966-46b5-b1af-dcdd9c4bf110

修改進口車輛審驗辦法,避免壟斷舞弊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現法規常令人民在國外明明排放等標準合格車輛,買入引進台灣後花大筆錢卻依然無法領牌上路!
由現行進口完稅送驗,彈性改為可在國外)依台灣國內標準,審驗後合格再行檢附文書,連同進口汽機車回國直接監理站領牌。
一來可保障人民消費得上路無礙,二則國外(美日歐洲國家)不會比台灣落後,而且可派員考察認定單位後公告。


利益與影響
可避免壟斷舞弊事件(確實已發生過,而且相關人員判刑確定)
如此更大大促進經濟活動,並澈底減少黑牌AB車輛上路,降低公共安全疑慮!
2016-11-21 20: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ARTC

sunnyup wrote:
公共政策平台聯結附...(恕刪)


真心覺得
ARTC這單位可以廢了
最後應該會被公路總局打槍然後被退回吧

另外一個相近的提案

國產車上市前,必需強制公開ARTC撞擊測試結果,並比照國外將結果分級。

http://join.gov.tw/idea/detail/51619983-7ab7-4f3a-9821-e659afab9b7e

提議內容或建議事項
目前民眾對於車輛的安全日益重視,可由進口車與國產車的購買比例從以往的3:7已提高至4:6而知。因為大部分的進口車,都有經認證的實驗室實施撞擊測試,如美國的IIHS、歐洲 Euro NCAP,車輛安全與否可由撞擊測試的公開結果得知,並將測試結果數據化和分級。對於購車民眾想了解車輛安全性可說是一目了然,不用在「聽說」哪個廠牌的安全性較好或者是哪一個廠牌的安全性不佳。而目前國產車上市前都宣稱有通過ARTC的撞擊測試合格,但結果呢?不公開!購車民眾也無管道得知相關撞擊測試的結果,這對於民眾想知的權利可說是完全的背道而馳。
因此,建議國產車在上市前,必需強制公開ARTC撞擊測試結果,並將結果比照國外撞擊測試分級,以利民眾知的權利。

利益與影響
將撞擊測試的結果公開並分級,除了保障民眾知的權利外,更可督促車商研發出更安全的車輛,並藉由市場的汰弱留強,讓台灣的車輛安全規格能夠跟上國際水準。

鯊魚冰棒 wrote:
真心覺得ARTC這...(恕刪)

附議 非關稅貿易障礙

要不是我英文不好 早捅到WTO去
審驗單位應該是VSCC,他會看你要驗的是甚麼,之前驗過的車子還要不要在驗其他項目。
現在ARTC的功能已經被弱化只剩下檢驗的功能而已,且也是按照國內法規檢驗
若你說要廢除ARTC的話,應該是指VSCC啦
另外公布碰撞測試情況,這個也沒啥好不公布的,主要是車商不想公布而已,應該從交通部著手施壓車商
以前加入WTO說汽車關稅會降,所以汽車會賣得更便宜,但是我們也無法真的知道是否汽車關稅有降。
就算真的有降為何車價還是這麼高,而且還是越來越高,這中間應該就是被車商賺走了,愚弄我們。
假如真的沒有降關稅,那也是政府跟世界貿易組織談判的結果,就算告到WTO去可能也沒有下文。

sunnyup wrote:
公共政策平台聯結附...(恕刪)

只是如果我沒記錯
現行法規已經開放測試單位
進口車(如歐洲進口車)很多都是在當地測試而以結果申請
並非都要在ARTC測試
所以目前ARTC關於新車檢驗測試的應該都是國產車

至於國外可通過但國內不能掛牌
有些應該是法規標準要求不同
例如耗油量
台灣法規中排氣量級數的最高耗油量限制
會使一些超跑無法通過
那訴求應該是修改法規中的標準
新車以及中古車不同

代理商可以送1台驗過代表全部

小貿易商要逐車逐項審驗,同型同款只有燈光部份可省略,個人引進也是逐項繳費,驗不過再回去改善,之後再繳一次款申請再驗....

為什麼合法完稅進來台後不能上路?辦法規則不完善,害老百姓權益受損! 應該如同食物用品,在國外通過我國認定標準才可以進口,要不然車子買來不能開,東西買來不能吃,用品買來不能用.....弄個黑機關蓋章才能開/吃/用......這什麼惡法!

之前剛開放進口時,ARTC都是新進人員,主事者都搞不清楚狀況,連TITLE都不會看看不懂,後來坐大一副俺說了算,接著不久就=收包被抓判刑。
sunnyup wrote:
公共政策平台聯結附...(恕刪)

tim129 wrote:
另外一個相近的提案...(恕刪)


這一點要讓和泰崩潰嗎?很好很好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