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本篇不討論"法規字面上的解釋","不討論實速與表速的差異"
"不討論個人的感覺"不筆戰,請理性討論
*****************本文開始************************
為什麼超完車要讓出超車道?
很簡單
因為如果要持續行駛超車道
時速至少要高於110km/h
時速要維持110km/h,安全距離是55公尺(小型車安全車距為車速除以2)
也就是每公里的車道,最多只能容納18台車
如果擠進20台車,時速就會下降到100km/h(1000/20=50,50x2=100km/h)
如果擠進30台車,時速就會下降到66km/h(1000/30=33,33x2=66km/h)
這還是所有車都穩定速度,沒有亂切,亂煞車的情況下
以下類推
所以答案很清楚了
如果每個人都只進不出(只想持續占用內車道)
那最後內車道就是塞到比中間車道慢
然後才會有人受不了龜速切到中線
所以要維持超車道的功能
一定要遵守超完車回到原車道的原則
三線道永遠是用外側車道超車
要解決路隊長造成的車陣,也只有使用外側車道
不信的話,我可以提供每天上班的行車記錄器
假如1公里的車陣有20台車好了
通常是有15台在超車道、5台在中線車道、0台在外側車道
不過自從新聞有報導龜車要被罰款後,最近在超車道閃燈要前方車輛讓道時
到是有滿多真的會讓道了,有時看後照鏡,他們會馬上又切回超車道,有時會保持在中線
不過如果是有一串車都擠在超車道時,我通常連閃都懶得閃了,直接切到中線車道比較快…
這種也沒啥好筆戰的,月經文了,跟重機上國道一樣
只有靠時間來解決了
sonicswj wrote:
注意:本篇不討論'...(恕刪)
不考慮法律為前提,你的理論要是用中線道也會堵塞,當初做研究是用全線的狀況解釋,而能01只用單內線來解釋
以台灣實際現況目前車流量來說要內線只有超車道功能,只能限中南部,或是限時開放
主要高速公路使用狀況因台灣汽車比例過多,負荷不住,導致有些路段連路肩也開放來使車輛暢通
單冷門時段超車道單獨使用當然沒問題,那熱門時段呢? 冷門跟熱門時段的分界點在哪?
北部還多了五楊高架也是在塞,以新竹為北就是塞,過新竹就會暢通許多
而國五又是最嚴重的,假日我塞到3小時到台北,國五雪隧是龜車開罰最多,還有廣播提醒你加速,還不是照塞
應以台灣實際使用狀況做討論,而不以國外狀況做討論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