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想是不是也能收取擁擠費來改善台北交通
假使大台北要實施可在連外橋梁處設收費感應閘門類似如下圖

北北基通勤族通往上班地點主要是在這兩區內,
1.尖峰時段(0700~1030&1600~2000)收40元機車收12元(不知會不會太高)其它時段免費(公車不在收費範圍內)
2.所收取的費用都拿來補助大眾運輸使用者上(補助比例收費圈外的必須要比圈內高許多畢竟都是新北士林北投等貢獻)
3.規定只收取一次費用(如永和民眾開車到內湖經過福和橋的第一個收費站延基隆路過基隆河會經過第二個收費站此站在一定時間內就可不用再收費)
4.當然實施後公車系統也應該要做調整
照這樣收費搭乘大眾運輸應該會便宜滿多吧,利用誘因來改變通勤者的習慣(增加私家車成本減少大眾運輸使用成本)要改善時間成本可能就有限,如果收費有達效果可以減少搭公車塞在路上的時間
但在圈內的居民如果工作地也在收費圈內會很不公平(越讓人覺得是天龍人),原本想說幾個主要道路的十字路口也設感應閘門想法(如忠孝東路跟敦化北等),但這樣滿容易鑽漏洞的,且總不能每條路都裝感覺這樣建置成本挺高
台北收擁擠費想法再以前有被提過但當時民眾普遍不支持,畢竟提到要收錢一定很多人反對尤其不在收費圈內的,台北交通已算相當方便(萬大和環狀腺包含南北線能快完工會更好),但大眾運輸使用率一直突破不了40趴甚至近年往下掉,路就那麼大實在無法容量那麼多車尤其一人汽車,這只是我自己個人想法沒很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