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他山之石,分享美國道路設計,應可增加左轉跟回轉的安全性!

這次過年去美國開了12天的車子,有注意到很多地方的道路都設計成如下情況,

他山之石,分享美國道路設計,應可增加左轉跟回轉的安全性!

其實我個人覺得這個比安全島要安全,因為有空間可以讓要左轉或回轉的車輛暫停,
不會擋到直行車輛,而且可以看清對向來車不會有死角問題。

當然碰到三寶什麼路的設計都沒用。
2016-03-08 11:53 發佈
台灣與美國環境不同
人家馬路都很大條
其實現行在重要路口都會設置左轉專用道和專用號誌就已經類似此種方式了
要是對向剛好也來一台車要轉彎也就擋住視線了
就跟台中公益路轉美村路一樣
台灣有非常多的機制可防止意外
但在刁民面前只不過是屁。
手機越來越智慧....使用者越來越智障!!
台灣連左轉燈都搞不定了

左轉燈起碼也統一一下在綠燈時開放左轉一段時間或是紅燈後開放一段時間左轉燈

偏偏引線又會引導到路口中

交通部也不知道在幹嘛真他媽沒腦

連全國號誌都無法統一或是明確讓駕駛知道號誌是如何變化的
室內設計。客變規劃。責任施工。
中間的待轉車道
遇到塞車時
一定被車子或機車擠滿、佔用了
所有的好東西到台灣一定變廢物
因為台灣人太不守規矩了
對於台灣人
不管怎樣設計交通 都有寶可以破解,因為台灣南波萬啦!!

kkk0621 wrote:
這次過年去美國開了12...(恕刪)


美國跟台灣真的不太能比較...
台灣多是雙線道 而美國多是三線道
所以可以這樣設計
如果台灣這樣設計內側左轉 外側右轉
直行車就會卡住了
改善不是不行...只是可能要從房屋規劃下手

xuo9999o wrote:
中間的待轉車道
遇到塞車時
一定被車子或機車擠滿、佔用了
所有的好東西到台灣一定變廢物
因為台灣人太不守規矩


完完全全認同+100
1,有車位才有資格買車。
2,牌照稅1cc徵收10元,汽車機車都一樣。
3,限制隔熱紙的遮光率,尤其是前擋跟前車窗。
4,考照採用累進實習取照,
先筆試,場內路考,通過後取得"實習駕照”,
持有實習駕照並實際開車上路要有一定的駕駛時數或里程,6個月後,再持實際開車上路的行車影像檔去換正式的駕照。
個人建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