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期汽車廠商的事件列表

主要是和泰和裕隆的恩怨情仇以及政府幫裕隆抬轎的程度
另外有列出同時期的台灣車廠(簡述)
重大政策有上色標記

1947/9 和泰商行在台北開業,從事雜貨貿易
1949/8 和泰取得豐田汽車和橫濱輪胎台灣代理權,第一批進口車為TOYOTA BM卡車
1952 和泰取得HINO汽車台灣代理權,第一批進口車為BH21巴士
1953/9 裕隆機器製造有限公司成立
1954 三陽電機成立
1957 裕隆與日產簽定技術合作協定
1960/3 裕隆國產青鳥上市
1960/9 裕隆更名為"裕隆汽車製造有限公司"
1961 三陽改組"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62 和泰與大同計劃成立"中華汽車公司",但被駁回
(之後7次送件皆駁回)
1964/6 三輪車汰換政策施行,規定計程車必須為國產車
(這時國產車廠只有裕隆一家)
1965 裕隆董事長嚴慶齡提出動產擔保交易法,並經立法院通過
(買不起裕隆的可以分期付款)
1966/3 三富汽車成立
1967 三富與速霸陸簽定技術合作協定,發表Subaru360
1967 三陽與本田簽定技術合作協定,發表Honda N360
1968/4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公布,規定車輛一律為左駕
1969 裕隆董事長嚴慶齡成立"中華汽車公司"
1969 開放進口自用轎車,統一由中信局辦理
和泰進口Corona(T40/50).Crown(S50).MarkII(T60)三型轎車
1969/3 六和汽車成立
1970/2 六和與豐田簽署技術合作協定,開始生產Corona(T80)及Mini-ACE卡車
由和泰負責總經銷
1971 取消計程車須為國產車之規定
1972/9 中日斷交
1972/11 六和與福特簽署合資協定
1972/12 六和汽車改組為福特六和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1973/4 六和與豐田的合作協定到期,六和與豐田不再續約
1974/4 政府發布禁止日本製小客車進口之禁令
(裕隆:哈哈~和泰你看看你 和泰:那我賣大車就好了)
1981 三富與雷諾簽定技術合作協定
1982/1 和泰與三富簽訂代理銷售契約
1982/2 華同汽車上市,宣布禁止7公噸以上大型客貨車進口
(華同汽車為國營汽車公司,專賣美國大型客貨車)
(和泰:淦~~政府要賣車關我屁事啊)
1983 華同汽車結束營業,生產權轉移給日野
(因美系大車銷售極差而關門)
1984/2 開放7公噸以上大型客貨車進口
1984/4 和泰與豐田投資的國瑞汽車成立,以17億元接手華同汽車中壢廠
1986 大慶汽車成立
1987 三富與速霸陸中止合約
1997 開放日本製小客車進口
2015-03-31 21:05 發佈

Harrychou wrote:
主要是和泰和裕隆的...(恕刪)


快沈下去了

老實說
對這個沒什麼興趣


還是給個總結會比較好
Harrychou wrote:
主要是和泰和裕隆的恩(恕刪)


能有人把整個故事講出來就更好了。
五分奉上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整個過程就是:

爛泥服不上牆
外鬥外行、內鬥內行


不過人大多都投胎去了,我看就不要再歹戲拖棚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