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此法規...
車輛容取耗能法規
原來一台1200c.c.汽車油耗可能連10km都不到....
尖峰時段滿街一人汽車在跑...
不但油耗易高,易塞車,廢氣更多....
最重要的是政府都不出來管制一人汽車....
然後每天都在提倡環保....真正該做的都不做....哀.....
尖峰時段管制一下一人汽車,不就可以快速達到效果了
比照日本有車位證明才可買車,
大量取消路邊”臨時“停車格(顧名思義是臨時卻有太多長時間占用),
汽機車都一樣,要長時間停車請停去停車場,
讓道路還給車輛通行,
人行道還給行人通行,
騎樓還給該土地所有人,
巷弄內禁止停放任何車輛,
嚴格取締違規停車,
日本鬧區晚上行車畫面
可以看到路邊幾乎沒有停車格與行車秩序良好的狀態,
讓開車變成愉快的享受而不是生存遊戲的噩夢(在臺北市區行車好像隨時都在戰鬥),
駕照持有門檻提高用來提升駕駛素質,
可以讓行車速度與秩序彼此落差不會過大,
以及嚴懲酒駕與無照駕駛(像今天新聞黃志瑋被扣駕照酒駕應該送去鞭刑),
台灣的交通問題不在是四輪還是二輪的問題,
而是該不該讓不適合上路的駕駛上路與車輛停放才是問題!
路上一大堆不該上路的駕駛與一大堆地方不該停放車輛。
其實我個人每天看到一大堆機車放在人行道上真的很無力也很痛苦,
台灣人民什麼時候才會自己發覺大多數的生活環境真的很糟?

圖片來源巷仔口社會學
不用跟國外比,下面圖片台北市中山北路

advantage wrote:
該管制的是汽機車的數...(恕刪)
您舉例提到台北市中山北路,我曾在那住了數十年,那只不過是把機車趕到周邊街道如雙城街、德惠街、農安街等,讓那裏更擠行車品質更差而已。路外停車場咧?沒有!講明了就是做一半。不要跟我說台北市大眾運輸發達,做捷運公車就好了。真的那麼好用,為什麼市府各局處首長沒幾個搭大眾運輸上下班的?
壓力鍋 wrote:
您舉例提到台北市中山北路,我曾在那住了數十年,那只不過是把機車趕到周邊街道如雙城街、德惠街、農安街等,讓那裏更擠行車品質更差而已。路外停車場咧?沒有!講明了就是做一半。不要跟我說台北市大眾運輸發達,做捷運公車就好了。真的那麼好用,為什麼市府各局處首長沒幾個搭大眾運輸上下班的?
人家紐約市長都還可以自己搭地鐵跟公車上下班,是自己哦~~還沒有叫隨護幫助開道瞎米小的!!
我們?上頭官員哪個親自搭捷運系統公車還不叫隨護開道的!!
一個都沒有,停車場在哪?...大笑!!
上面那網友分享出來的只不過是政府不想去設立機車停車場所敷衍了事出來的問題,
如果真要比,只需要5~8台汽車的空間就可以把照片中機車路面使用的面積比給壓過去!!
汽車一台的停車空間與迴轉空間是10幾台機車的幾倍?知道嗎!!
另外跟版主報告,國家新款的汽車引擎都以小排氣量大輸出馬力!!
Ford Fiesta 1.0 EcoBoost
平均18.4km/ltr 市區14.29km/ltr
高速公路22.18km/ltr
表現夠強眼但真正買的有多少?光是看到牌子一堆就跑了!!
重要不是汽車的油耗多少,而是本來125cc或150cc就可以上快速道路增加路面交通的順暢度!!
騎機車的並不是買不起車也並不是不想開車而是選擇最便利又便宜的交通方式在上下班,
很早就說過了,以在板橋為例明明要去個內湖或是汐止,上個華江橋接市民大道轉環東一下就到!!
偏偏去限制機車不準走?什麼鬼道理,好吧那就來個一人汽車專用,大家塞到死吧,
還真要感謝臺灣民眾一堆人願意每天熱血的騎車,如果把這些人只需要3分之1都換成汽車就好,
光是雙北市每天塞車的情況會增加多少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