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g的疑問--雖然木已成舟。為什麼感應裝置不裝在每個匝道入口呢?

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人問過了...
想請問一下,為什麼etag的感應裝置不裝在匝道口呢?
當然橫向的快速道路、橫向的國道匝道也都要裝
從A上開始計算,B點下的時候,看總共跑了幾公里,這樣不是比較單純嗎?
你上了國道,就一定要從交流道下,這樣就不用裝那麼多的感應閘門了...
2013-12-30 21:06 發佈
因為萬一進場漏算,等你出場牠也不知道怎麼算.
如果沿路感應,漏掉一二個感應點,搞不好還自動加回去.
現存高速公路仍有許多隱藏匝道口,例如休息站 收費站 ,旁邊都有連接道路.
etag的感應裝置在交流道前及交流道後,各有一個感應架,所以每個交流道南北各有一etag的感應裝置。下次行車注意一下,每次經過交流道附近時才有感應裝置。
chentcj wrote:
etag的感應裝置在交流道前及交流道後,各有一個感應架,所以每個交流道南北各有一etag的感應裝置。下次行車注意一下,每次經過交流道附近時才有感應裝置。...(恕刪)

好的^_^
下次會注意看看
這個問題之前在這邊已經吵翻天了,不管建置的成本之類的,我只認同一個論點,
A是台北,B是高雄,你晚上10點上路,晚上11點開始免收通行費,如果都只設在交流道口的話,請問10點到11點要算你多少錢??這不就更複雜了嗎?因為你可能比較慢,也可能比較快,甚至因為前方車禍回堵......

又說不定哪天高公局為了紓解某段的車潮,例如湖口,說新竹到新竹系統交流道之間要付高額的費用,路過的又怎麼算?

會不會覺得設在交流道的話就少了一些彈性可以使用了呢?
xp3421 wrote:
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恕刪)
建置成本的問題...

google 一下01, 有網友幫忙算過了..

蓋在匝道口,遠通會多花很多的錢..


但實際上蓋在匝道口,才是正確的作法.
駕駛者才不會一直被閃藍光殺菌燈..
你 Lag 很久了喔~
這個問題的正解就是, 台灣的交流道太多了, 徐胖覺得設在交流道不划算, 所以就架在高速公路上. 把高速公路搞得更醜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