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大大喔
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分貝和頻率關係比較或心得
因為上週末搭順風車
車上太無聊 用手機的分貝測定軟體量測了一下朋友的車
量測結果的數據似乎有迷思 怪怪的
測試的車種:
三菱 Colt plus 平均分貝88dB
現代 Gets 平均分貝88dB
BMW 318(E36) 平均分貝90dB
本田 Civic K6 平均分貝88dB (我的車 有DIY一些隔音)
量測有注意速度 行進都是落在70km/hr那邊
量測位置也有注意 都放在後座椅子中間處
明明分貝量測值都差不多
除了朋友318確實明顯吵以外(後排氣管確定是有破洞)
但就以車內噪音感受度來說(感受外界和輪胎的話)
318 > Colt plus > Gets > K6
如果以引擎噪音感受度來說
318 > K6 = Gets > Colt plus
這是為什麼啊?
難道是手機有問題= =?
可是主觀的感受度 很明顯不一樣
像Colt plus是目前測試到的所有車中最新的
理論上隔音應該相對狀況優質
雖然引擎聲音聽不到 可是周遭的噪音感受度真的頗明顯的
目前想到可能比較有關係的
會不會是因為車室空間接收到的頻率不同 造成感受有不一樣?
(有空再來比較一下Tiida 但是印象中跟Colt plus一樣感受)
有沒有大大能解釋點疑惑~?
kib70746 wrote:
頻率高低的分別,平常生活中從救護車的鳴笛聲就可以體會
當救護車面向你開過來,這時候聲音聽起來比較高音尖銳,就是相對於救護車不動時頻率較高
相反的,救護車"正開始"遠離你的時候,鳴笛聲音變低音了,也就是頻率相對變低了
而分貝就是聲音大小,救護車跟你的距離長短與聲音的大小成反比
補充:這就是著名的都卜勒效應
然後同樓上所說,人類對低頻率聲音敏感度較低,因此你會發現你老遠就聽到有救護車正要呼嘯而來,但經過後很快就聽不清楚鳴笛的聲音,即使其等距時的聲音大小是相同的。
另外一個生活上的例子也能證明這個現象。
很多家庭劇院、音響設備不是都有重低音喇叭嗎?
有沒有想過為何重低音喇叭只需要一個,而其他喇叭則需要2-4個以上,而且還要左右分開甚至做成環繞中央座椅來擺設?道理其實是相同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