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第一次聽到「休旅車」這個名詞的時候是在1999年,
接著escape出現的時候還真的是引領了一陣「休旅風」~~
又過了幾年,wish、Savrin、i-max、馬五…等等的六、七人座車款陸續發表,
跟escape、CR-V之類車款不同的是,這些六、七人座的車款不強調高底盤,
也不像休旅車一樣輪胎那麼大一顆,比較像是轎車的設定~~很多人管它叫「旅行車」
所以,我心理就產生了疑問~~~休旅車的定議是什麼?
而旅行車的定議又是什麼?
另外就是我心裡另一個疑問了,
一般的休旅車款就算有高底盤、大輪胎等等的offroad設定,
但大多數卻沒有超強扭力、4WD對應…反而似乎只能滿足一般通勤的使用習慣…
先不論平常是否會進入offroad的路段,大多數休旅車也仍然只有五人座,
車型、變速箱的設定造就了超高耗油量,輪胎也是貴杉杉~~
相較之下六、七人座的車款反而很適合大多數台灣人的需求~~
但以能見度來說,高底盤的休旅車反而高於旅行車,就連現在市面上的車款也一樣~~
我想知道的是,休旅車究竟有何魅力?讓種種條件都沒有優勢的情況之下還是有不少人買單~
bmw 3. 5. touring,audi A4 avant,volvo V60,寶獅508sw等------旅行車(wagon)
wish 馬五 i-max----轎旅車(MPV,多用途車。它集轎車、旅行車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
不過管他叫啥,自己開得喜歡就好!
ccchen6919 wrote:
有點不明白 wago...(恕刪)
旅行車wagon通常有對應的轎車sedan或掀背車hatchback
車頭三者幾乎一樣
而配置上屬於二廂設計,車室和引擎室分開(轎車會再把行李箱分開成三廂)
旅行車的副車名:wagon, estate, avant, touring, variant, combi, sport wagon(SW), sport tourer ..等
日系車也都有旅行車
但是以台灣市場大多數人應該會去買MPV或SUV
所以乾脆不引進
而歐洲車銷量本來就相對少
而旅行車是歐洲重要車型
所以就比較多款引進
而多功能休旅車MPV
配置上屬單廂設計
車頭會內縮引擎室更靠駕駛座
一般車室會較高但不一定
像wish車高就不高而常被誤認為旅行車
轎旅車compact MPV是較小的MPV
只是因為底盤和轎車共用所以叫轎旅車
wish, Mazda5, touran, zafira, G. Scenic都算
常有多2個小座位
常叫5+2 mpv
savrin比一般5+2大一點有些尷尬不知道算不算MPV
lavina應該更小一級算compact compact MPV
wagon, MPV, SUV差異在四樓CH大就寫了不多贅述
補充
SUV運動休旅車這類的也曾被叫RV: recreational vehicle
這也是「休旅」這詞的來源吧?
但在北美,RV主要是稱直接開去露營地的露營車(有食宿設備)
SUV原來是以高底盤四驅設定為主
像MPV一樣有較高的車室所以功能性強
這樣休閒遊玩可有更多能力去不同地形
crossover只要跨界都可稱呼
像X6感覺像結合SUV車體和轎跑車coupe的上半部
在wagon, MPV及SUV休旅車中
有些旅行車具備輕越野高底盤四驅的算是crossover
如audi allroad, subaru outback, volvo XC70(XC其他車款應算SUV), VW alltrack
而一些小的MPV也有四驅越野款
Scenic RX4
而SUV除像上述X6, FX35(這是始祖)這類不打算越野的外
有些汽車媒體會不把二驅款SUV放在SUV
而是放在crossover跨界車型
像3008, 二驅Yeti
subaru xv給我的感覺是一開始設計就要走crossover
因為並無應對的MPV或wagon(impreza現在只有掀背設定)
我不太懂台灣對這類名詞為何一直抱著含混態度
這些名詞中文化我也是直接用汽車雜誌的
翻譯的也不差只是名詞較長
可能買車的消費者一般都不懂也不想懂
銷售員也懶得解釋或根本不懂
所以統統叫休旅車就好
這也是個方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