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幾則車撞人、車撞建築等等的新聞報導
晚上走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上,腦袋突然浮現一個有點荒謬的問題
為什麼汽車的外殼一定要用鋼板製作呢?
為什麼不能利用有彈性或是能吸震(不像板金那麼硬)的材質代替?
這樣不管是自撞或撞到生物,可能死亡率都不會那麼高
是因為結構上的問題、美觀問題、還是任何具體的原因?
有感於現在幾乎每天都有車禍喪命的事件
走在馬路上都覺得,好多凶器在跑…雖然我自己也會開車…
但真的很難說不會哪天自己或認識的人出意外啊
這問題可能真的滿天真,但我也真的很好奇這個可能性是零還是微乎其微?
有沒有懂材質或結構方面的大大可以為我解惑呢?
Chains wrote:
昨天看到幾則車撞人、...(恕刪)
跟物理特性有點關係
拿水當例子好了 水 很柔軟 掉下去不太會受傷 緩衝強 沒錯吧
但是當衝進水面的角度跟速度達到一定條件以後
水面反而是"硬"的
或是水的厚度太薄 一穿即過 完全沒緩衝效果
當然科技進步或許會有更好的材料跟技術
只是現階段 抗衝擊性緩衝強的材質 到一定的程度 吸收不了衝擊後
反而會失去保護的效果
กิิิิิิิิิิิิิิิิิิิิ ก้้้้้้้้้้้้้้้้้้้้ 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