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北山大橋坐落於汐止與南港的交界處(如下圖),是基隆 - 台北所有平面道路用路人的必經幹道
幾年前快速道路開通後,另闢設一條「機慢車引道」,並在原本摩托車可行走的快車道上劃設兩條「禁行機車」
▼汐止北山大橋是基隆 - 台北唯一的平面橋梁

▼機車行駛機慢車引道的畫面
▼機車行駛快車道的畫面
.
▼北山大橋機車引道發生事故時,摩托車被警察管制到行走快車道的畫面
這座殺人引道,也有地方議員關心,但至今仍有成千上萬的騎士,仍然每天必須冒著180度髮夾彎、道路積水、金屬超滑伸縮縫、超夾窄路幅、路面碎石、碎片、安全帽等掉落物的威脅,甚至在入口處常有違規停車與工地車輛出入(沒錯,你沒看錯,就是有工地的水泥車、砂石車進出,機車族又傻傻不知變通往左偏想繞過去,然後被後車追撞),汐止與基隆的市民何時才能脫離殺人陷阱的威脅? 政府為何要用禁行機車罰款六百元恐嚇人民行駛錯誤的道路?
▼議員於今年與政府相關單位勘查,至今交通單位仍沒有一個改善方案(其實把引道還給人力車、獸力車,機車比照過去去騎快車道就好,區區時速50機車會到不了嗎?政府你在腦殘什麼?難道開放給紅黃牌行駛是想要謀財害命?)



▼騎士受到政府長期的恐嚇劫財,靠右行駛反而讓自身陷入危險

▼右側劃設「機慢車優先道」誘使騎士行駛,又跟高速公路閘道下車流交織衝突,明擺著政策殺人
▼汽車駕駛逆向闖入引道發生事故

▼欺負弱勢、縱容強勢的臨檢設置(明明每年肇事率最高、酒駕殺人最多的是自小客車,警察卻以「快車道車速較快、設置臨檢有影響交通順暢之虞」為由,縱容快車道的汽車駕駛免於臨檢,即使修法再重也無法有效嚇阻自小客車飲酒駕車


▼2012.5.18,陳建銘議員為機車族的安全請命,至今交通相關單位仍相當無感

▼秦儷舫議員質詢台北市交通局局長林志盈
▼相關單位回覆,根本沒有經過評估,仍然以99條推託

▼【轉自 - 秦儷舫議員】
等了半天,結果交通局居然來這張文,真是讓人傻眼!
不過還是按照預期計畫,請大家mail到《tcc8317@mail.tcc.gov.tw》,將大家認為台北市需要檢討路段的現況,希望改變成怎樣,我們來要求一件一件檢討。
別忘了主旨請註明:【對台北市歧視機車族意見】
否則夾在每天一大堆郵件裡可能會疏忽掉,真是抱歉,謝謝大家。

▼於去年11/23頒布的總統令,黃牌(250cc以上、550cc以下之大型重型機車)從「禁止行駛禁行機車道、需兩段式左轉」變成比照汽車行駛,相關單位根本沒有研究報告、數據分析,只憑一張白紙黑字的公文從立法院一讀衝到三讀通過後,再由總統簽屬頒布,黃牌就從「原本危險」變成「安全無虞」了,可見汽機車的交通種族隔離政策是需要路權運動來瓦解,從安全上根本沒有任何禁止的必要
▼1-1

▼1-2

▼1-3

▼大陸警方在高快速道路忙著幫摩托車族【開道】,台灣警方在高快速道路忙著幫摩托車族【開單】
※ 在大陸摩托車可行使大部分高、快速道路,開道只是叫那些造成塞車的一人汽車讓路的意思
※ 大陸部分城市禁摩是為防止飛車搶案,其他城市機車路權比照汽車辦理
也許哪一天,政府也會告訴我們白牌摩托車應比照白牌汽車行駛,但過去搶劫我們將近十億的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的罰款,會還給我們嗎?
※ 容小編在此提出一份數據資料,目前全台灣摩托車的數量約略1517萬輛,約汽車數量的三倍,但因政府腦殘的錯誤政策,至今摩托車擁有的路權僅有平面道路的1/3,且交通法規第99條無疑是自打嘴巴(一、汽車:指在道路上不依軌道或電力架線而以原動機行駛之車輛 (包括機器腳踏車) 。) ← 明明機車就等同汽車行駛方式做管理,硬要弄「禁行機車、兩段式左轉、機慢車引道」限制了機車,然後又花一堆錢弄出殺人引道(請參見重陽橋機車引道),最後弄得全國駕駛人一頭霧水(機車左轉靠右、機車直行靠右、汽車右轉靠右,不撞成一團才怪!)
※ 「車速分道、車向分流」,全世界無論左駕右駕的駕駛常識,只有台灣交通部官員不知道!
※ 轉貼自輕檔俱樂部
--------------------------------
為什麼我寧願花600元的風險騎快車道的十個原因:
1.我騎在快車道,因為我速度快,"避免遇到慢車",反而造成慢車的危險。
2.我騎在快車道,可以 "避免遇到違規並排停車",突然切換車道反而更危險。
3.我騎在快車道,不用 "承受公車、計程車" 上下客突然急切路邊的風險。
4.我騎在快車道,因為我可以輕鬆跟上車流,不會造成交通負擔。
5.我騎在快車道,因為快車道屬半封閉式車道,較不會有 "路邊衝出的東西"。
6.我騎在快車道,在路口可以跟著車流 "直接左轉",避免規劃不良的 "待撞區"。
7.我騎在快車道,因為到達最高速限對我來說遊刃有餘。
8.我騎在快車道,雖然沒有四個輪子穩,但是 "靈活性高",必要時 "可以閃躲"。
9.我騎在快車道,我佔用道路面積比例小,比汽車更有資格使用快車道。
10.我騎在快車道,因為 "我是快車" !!
延伸閱讀:
改善路權失衡狀態 兩輪四輪共享樂趣
【人車事新聞】「機器腳踏車」走入歷史!「機車」終獲正名
《新生報》爭取應有路權,機車黨陳情
道路相關設計與防滑係數不該只考慮汽車!
二輪汽車路權運動 -【終結交通戒嚴,捍衛路權正義】
放寬優惠條件,二氧化碳排放量100g/km以下免徵倫敦塞車稅